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江苏如何解决广大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实现“苏适养老”?4月26日,《老龄文明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在无锡正式发布,给出了答案。
蓝皮书总结了诸多江苏经验,包括形成了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比如江苏推广家庭养老床位,目前全省已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2万张。还积极推动构建社区“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发挥社区支撑家庭养老的重要作用,力求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满足老年人“就近服务”,提供老年人“有效看护”,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老龄文明智库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教授代表老龄文明智库,介绍了蓝皮书相关情况。他认为本书有两大特点:第一,从国际化视角聚焦老龄文明,推动老龄文明从理念变为共识。第二,以老龄文明共识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连续两年作为蓝皮书出版方,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徐海表示,与2022年蓝皮书相比,2023年蓝皮书特色鲜明:在学理上进一步丰富了老龄文明的内涵;大幅增加了调查和研究部分的内容比例;让有代表性的国际老龄社会建设成果成为“镜子”,折射出当下中国老龄化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