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大江苏

古运河上“小剧场”成热门打卡地

小游客拍摄非遗曲艺表演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潇 摄(扫码看视频)

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秋 顾潇)这个“五一”假期,扬州古运河水上游览线的游船热闹非凡、座无虚席,刚刚上线的“古运河上的小剧场”,让游船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这个“五一”假期,在扬州古运河东关古渡,等着登船游览古运河的游客排起了长龙。随着游船缓缓启程,舷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船舱内“古运河上的小剧场”也拉开了帷幕。“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扬州市曲艺研究所青年演员邱雨的一首扬州清曲《板桥道情》,引来游客的阵阵掌声。山东游客金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江南的小调特别优美,一边荡漾在古运河上,一边欣赏着传统曲艺,让人感觉特别灵动,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据扬州全域旅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和“让古运河重生”的要求,“古运河上的小剧场”在这个“五一”假期正式走上游船,表演的节目中既有扬州评话、扬州清曲等传承超过百年的传统代表剧目,也有近年来的新创剧目;演出阵容既有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演员、一级演员,也有20岁的青年曲艺新秀。

据扬州全域旅游有限公司统计数字表明,5月1日至4日,古运河水上游船共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游客量有了明显提升。

针对“古运河上的小剧场”,扬州大学文学院特约研究员李广春认为,运河本身就是流动的文化,在古运河游船上开设小剧场,这是文化的叠加。采取这种形式把扬州的传统文化展现给五湖四海的游客观看,引流了城市的口碑,提升了城市形象,不经意间传承了扬州文艺,传播了扬州文化。同时,这一载体也是让外地游客了解扬州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让旅游产业链得到了延伸,值得称赞。

李广春认为,扬州有关部门在古运河游船上开设小剧场,让外地游客在短暂的几十分钟对扬州的文化有了浓缩的了解,也在不知不觉中让扬州文化传承有了根脉,担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