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新知

太阳耀斑爆发,对人体影响大吗?

5月6日可见日面太阳活动区分布 图据 solar monitor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太阳似乎没有耐得住性子,活跃了起来。北京时间5月3日和5日爆发的X1.6级、X1.3级大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目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已发布耀斑黄色预警,预计6日至8日仍有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

据最新消息,5月6日14时35分,太阳又爆发了一次X4.5级大耀斑,短时间内再一次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发生短波吸收,造成短波通讯部分频段通讯质量下降。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储希豪

太阳耀斑就像宇宙级闪光灯

太阳耀斑是太阳黑子产生的爆发活动,当太阳黑子发生变化时,强磁场可能会释放出磁能(主要是带电粒子),产生耀斑或日冕物质抛射。耀斑的表现形式为亮度的快速升高。虽然我们无法借助肉眼看到耀斑,但可以用闪光灯的闪烁来类比,充电—闪光—熄灭—再充电—再闪光,只不过太阳这个闪光灯是宇宙级的。

天文学家将耀斑分为A、B、C、M、X5个级别,C级以下为小耀斑、M为中耀斑、X为大耀斑。一个大耀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十万次至百万次强大火山爆发能量的总和,或相当于上百亿枚百吨级氢弹爆炸。

太阳耀斑带来的高能带电粒子和强烈的电磁辐射将会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干扰地球磁场和高空电离层,使得短波无线通信信号中断;航空通信、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甚至手机和通信等都有可能受到干扰;地面上长距离的高压输电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太空运行的人造卫星、飞行器、空间站等,受到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袭击,有时还会造成一些零部件损坏。

今年每逢佳节就“凑热闹”

当前,太阳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近日观测到的太阳黑子明显增多。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最新研判,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

虽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但从今年初开始,太阳似乎特别爱挑节假日爆发大耀斑。1月1日元旦,太阳爆发了一次X5.0级大耀斑;2月9日除夕夜,爆发了一次X3.4级大耀斑;2月16日大年初七,爆发了一次X2.5级大耀斑……

这次“五一”假期总共爆发了3次X级耀斑,分别为X1.6级、X1.3级、X1.2级,虽然不如之前的强大,但也都是大耀斑级别。

其中,X1.6级耀斑于5月3日10时22分发生在太阳活动区13663,并伴随发生了日冕物质抛射,而当天正是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启程的日子,好在没造成影响。5月5日14时01分爆发的耀斑,同样发生在太阳活动区13663。由于这两次事件发生时我国都处于白天,所以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好在5月5日19时54分爆发的X1.2级大耀斑,发生时我国处于傍晚,没有产生较大影响。

监测到耀斑发生后,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防御指南,建议通信系统通过调整通信频率或改变通信方式来避免通信质量下降或中断。

太阳活动对人体影响微乎其微

截至6日上午9点半,在过去的24小时,由于这一系列太阳活动,出现了3小时地磁活跃,其余时间为平静到微扰。太阳风速度从350km/s左右下降至310km/s左右后开始上升,目前为390km/s。

每当听到这样的通报,总有网友认为太阳活动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地磁暴让我变得嗜睡”。然而,太阳可不想当这个“背锅侠”。虽然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会携带太阳强大的磁场能,朝地球袭来,但地球磁场本身就是个天然屏障,可以进行阻挡。即使命中地球,引发地磁暴,也只会对电子通信产品产生影响,并不会影响人体。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工程师王聪解释,地磁暴对生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依赖地磁导航的动物,比如说信鸽之类的,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国家空间天气预警中心称,预计6—8日,太阳活动水平中等到高,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耀斑,我国部分地区电离层天气也可能会出现扰动。而受日冕物质抛射影响,6—7日可能出现地磁活跃甚至小地磁暴,8日地磁活动平静到微扰。虽然我国境内有出现极光的可能,但极光强度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