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社评

叫花鸡里没有鸡,“不该发生”的何以发生

日前,一名女子在网络发布视频称,5月1日下午,自己和家人前往杭州市旅游,在河坊街一家店铺购买了三只叫花鸡,其中一只当场打开并食用,另外两只带回了家。回到家后,博主打开了一只叫花鸡,但发现只有土、没有鸡,于是在打开最后一只叫花鸡的同时录制视频,结果发现其中也没有鸡。

叫花鸡里没有鸡,听起来就让人啼笑皆非。大老远地跑来捎带点特产,结果带回去一堆泥巴,游客的愤怒可以想见。如果商家是有意为之,就属于无底线的“欺客宰客”, 必须“重罚”。如果是商家“失误”造成的,也必须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据潮新闻报道,对于网友曝光的“叫花鸡里没有鸡”,这家店的店员表示确有其事,“因为假期,招了临时工,当天客流量较大,估计当时顾客比较着急,将样品递给了我们店员。店员不熟悉商品,就给打包了。”

按照这种说法,游客买的“叫花鸡”,很可能是拿了纯泥土做的样品,又遇上了“不熟悉”的临时工才导致这样的“乌龙”。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借口,是游客拿错了,还是店员拿错了,又或者是别的因素造成,都有待调查。

无论如何,“叫花鸡里没有鸡”,都是说不过去的。即便是失误,对游客来说也是相当不好的体验。公开资料显示,河坊街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也是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杭州人常来,外地人必到”之处,被授予“中国著名商业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中华老字号第一街”等荣誉称号,是国内首个被评为4A级景区的商业特色街区。以这样的金字招牌,在服务上更应该将差错降到最低。此事无论真相如何,对旅游业、商家都发出警醒,为什么各地多次开展旅游专项整治,还是发生如此尴尬的事件?

“功夫在平时”,监管工作理应做实做细。希望在调查清楚后,不要止步于就事论事的整改,而是要在提升整体服务意识的层面发力,避免这些不该发生的事件。

现代快报/现代+

评论员 槿色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