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王慧骐
一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的一本新书。在这本书里,我写了不少生活中的朋友——有些熟悉比较久了;有些打过一两次交道,算得上萍水相逢;有些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只是文字往来,属于神交的那种。
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为这本小书写了推荐文章,文章的末尾放了一幅书的封面,旁边有“关联阅读”几个字,那是方便有兴趣的读者可直接去几家电商平台购买此书。稍后几日,我便陆续收到了若干让我意外的感动——
82岁的陆老,退休前是我的同事。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人缘也好,退休后仍被几家单位轮流请去发挥余热,我为他的这份劲头曾写过赞赏的文字。知道我的新书出版,他第一时间在手机上下单买了书。
一个五十年前和我一块玩一块写诗的老哥发微信告诉我,他一下买了六本,说要分送给他爱读书的子女和亲戚。那时候我们俩分别在故乡的两个工厂做工人,业余都爱好写作,常凑在一起谈诗论文。
主理昆明一家最大的民营书店的国豪,是个很有才气、写出过许多漂亮文章的小伙子,之前他在昆明一家晚报做副刊编辑发过我的稿,我们是未得谋面的忘年交。那天他看到新书推荐,马上给自己负责的“东方书店”进了一批我的这本书,并发来微信向我表示祝贺。
前不久因身体有恙,经一位热心朋友介绍去了兴化的一家医院针灸,效果奇好;这位被人称为“神针”的女医生人特别和善,与我很谈得来。得知我的新书出版,嘱她妹妹网购来,姐妹俩分头阅读。
在阳澄湖边办有一家企业的小蒋,他自己也是作家,写过好多本书。前些年非常活跃,估计是工作过于疲劳,一天清晨突发脑溢血,倒地不起,昏迷了十几天后被抢救过来。在他结发妻子的精心照料下,生理功能正在恢复。今年初春我去苏州时特地打车去他家中看望了他。知道我新书出版的消息,他儿子不声不响地下单买了五本,捧到他父亲的书桌上,还拍了照给我发来。这个孩子早在读中学时就很懂事,那一年他父亲陪我去常熟的沙家浜玩,只有十二三岁的他跑前跑后地为我们拍照,如今他已成功接手了父亲创下的这个企业。
这样感人的小故事还能说出许多。一位在一家报社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好友,得书后迅即在他主持的视频号上配乐推介此书。家乡的一位诗人兼评论家从网上买到书后,三天读完并写出书评拿给了当地报纸发表。也是一位知己好友,人在万里之外的伦敦女儿处,他下单让书发到尚在国内的夫人处,说她稍后会去伦敦,让她先读而后把书带去。还有一个仅见过一面的热爱写作的年轻姑娘,也是悄悄地买了这本书,然后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说周日下午在宁静的家中,她带着四岁的儿子一起读这本叫作《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的书,初夏的风轻轻撩动开着窗的窗帘。她给我留言说,四岁的儿子大约是你最小的“粉丝”吧?我为这样的场面差点掉下泪来。
我并不认为自己的文章有多好,我只是把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难忘的人与事,忠实地记录了下来,写我所见所思所感。要说美好,那是生活予我以慷慨,让我和这些称得上美好的人相遇,让我从他们的身上发现了许多打动我、感染我的光点,有的甚至是些一闪而过的小细节。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照实记下的这些片段式的人物故事和他们的活动影像,会让身边更多的人内心生出几分暖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