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精要

抵制“618图书大促”源于忍无可忍

极力维护图书出版行业健康的生态,让平台、出版社、消费者在多赢局面中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共同推动文化发展,是题中之义

在今年618开始前,两份出版行业发出的《联合声明告知函》在互联网上流传。两份告知函分别由北京8家出版社和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单位发出,申明不参加京东商城全资子公司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出的618促销活动方案。这意味着,电商平台和出版社之间积累已久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这些出版社的愤怒,很好理解。

该公司促销方案提出,618期间累计8天以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进行促销。这就大大突破了出版社的“3折成本底线”。不要忘了,“3折成本底线”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出版社还需要把人力成本、经营成本考虑进来。更令出版社不安的是,原本出版社可以选择部分图书促销、其余图书不参加促销,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可是如今,就连这样的自主权都被“618促销活动方案”给剥夺了。“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的霸王条款,不仅造成出版机构台面上的经济损失,也伤害了出版行业的体面和尊严。

参加“联合声明”的只是部分出版社,尽管如此,这种来自集体的“分贝”也体现出严肃的命题——难道一味打折,才是图书网络销售的真谛吗?难道为了流量和曝光度,就可以无限牺牲出版机构的利益吗?

出版社面临电商平台“促销规则”的沉重压力,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早在2013年,北京8大出版社就曾发布联合声明,抵制电商平台中的“逆价销售”。然而,如今“低价倾销”的程度和局面,比过往的情形更加严重。

接受电商平台新的促销规则的结果,大概率是“卖一本赔一本”。更为严重的是,出版机构彻底失去了“议价权”。

这不是一份商业合作关系所应该体现出的内容。换言之,这样的合作是扭曲的、不可持续的。

一旦出版社的利润结构因促销条款而崩塌,出版单位极致压低成本就是大概率的事,这会对其生产高质量产品内容的积极性造成深度打击。而当更多的出版社顶不住促销压力,选择从“促销游戏”中脱身,这对消费者和电商平台都是一种损失。

《联合声明告知函》不是“战书”,而是一份无奈的宣告。出版机构的心痛,值得全行业细心品味。“价格战”没有出路,“损人利己”没有希望。

图书是一种有着文化情怀符号的特殊消费品,它的“尽头”是文明的进步。

摒弃霸王条款,极力维护图书出版行业健康的生态,让平台、出版社、消费者在多赢局面中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共同推动文化发展,是题中之义。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