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春天,我的九年级英文老师斯塔兹小姐送给我一本书,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本书就是劳伦斯·斯特恩的喜剧小说杰作《绅士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中文简称《项狄传》)。我放下那时已经读了五六遍的《魔戒》,投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那里不仅有十八世纪英格兰生动的风景,鼻烟壶,马车,纨绔子弟,绿女红男,半掩在花边扇子之后的窥视,还有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虚构领域。斯特恩陶醉于现代小说无限的可能性中,这个形式如此之新,小说这个名字(novel)就宣示了它的新奇(novelty)。他爱用黑色和大理石纹的页面来打断叙事,在小说进展了八章之后,他插入一篇献词,打算把它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斯特恩把整个世界都灌注在项狄家族那多灾多难的故事中,其中巧妙杂糅社会讽刺与哲学玄想,又有词语的恶作剧和狡猾的性暗示使之充满生气。我完全被迷住了。我到哪儿能找到更多像这样的书?
项狄成了我的向导。在他人生叙事中表达的密密麻麻的各种观点之中,某次提到“我亲爱的拉伯雷和我更亲爱的塞万提斯”。我那时对这两位绅士知之甚少,但既然特里斯舛·项狄认为他们足够好,他们对我来说一定也足够好。在校车停靠站点旁边的书店里,我找到了黑色封面的厚厚的企鹅版《巨人传》和《堂吉诃德》,两本书的严谨翻译都出自J.M.柯恩之手。这两位作家都不负所望,到仲夏时节,我渴望阅读更多。但下一本在哪里呢?如今有亚马逊算法会推荐你阅读什么,而早年间,企鹅版在封底上,也会根据读者所阅读的书开出一系列预期会吸引读者的相似书目。
我渴望找到另一个令人欣喜、拉伯雷式的讽刺,于是我决定读一本标题有着这类暗示的书《神曲》(英文The Divine Comedy,神圣的喜剧)。我很快就发现,但丁那充满想象力的史诗不是我渴求的让人发笑的书,但他的宇宙景观、忧郁的言说把我吸引住了。随着夏天即将结束,十年级的重任即将来临,我决定要读一本深刻严肃、描写尘世之外世界的作品。我告别但丁有着惊人感官享受的天堂中心那朵韵动中的神圣玫瑰,在企鹅版《天堂》封底看到一个完美的标题:尼古拉·果戈理的《死魂灵》,我很快发现这本书才是我曾经渴求在但丁那里找到的精彩讽刺小说。正如华兹华斯说的那样,“活在黎明时光是多么幸福”,作为年轻的读者,这就是天堂。
文学的快乐也可以收获现实的利益,在个人和政治的意义上都有效。那时十八岁的青年仍在大量应召入伍。当轮到我,一个高中三年级学生,要被注册入伍之际,我打算把自己设定为一个有良知的反战人士,我用自己写的一个故事加强了这个效果,在那个故事里,我描述枪炮会反过来伤害使用枪炮的人。这个设计成功了,很可能仅仅是因为缅因当地的征兵局有足够多的有为青年来填充配额,但我感到我可以借助文学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诉求。
第二年,我作为一个大学新生,找到了验证阅读价值的更确切的证据。秋季学期刚开始没多久,我在一天晚上看到一张招贴画,有人在当晚招募演员来出演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轻喜剧《陪审团的裁决》。我想试试能否加入合唱团,但我当时还没读完第二天上课的阅读材料,柏拉图的《理想国》。我在两年前就读过《理想国》了,我认为对那本书有限的记忆就足够应付上课了。于是我去加入《陪审团的裁决》的合唱团。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在多重意义上的非柏拉图决定,因为我在合唱团里遇到一个女中音,她的微笑非常可爱。如今,当我讲授那些伟大的文学著作的时候,我会告诉我的学生们,我有真实证据可以证明,阅读柏拉图可以改变你的一生:我给他们看我和我的妻子洛里的照片,在那个难忘的秋天过去三十五年后,我们带着三个孩子,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这一切都归功于阅读柏拉图,或更确切地说,归功于已经读过柏拉图;我们永远不知道,一本书在什么时候会改变你的一生。
从那时起,我致力于探究英国文学、欧洲文学和更广大的世界文学,在这些年间,世界文学研究的范围大幅扩张。这门学科过去仅集中于少量欧洲作品,如今涵盖一大批经典作品,从《吉尔伽美什》到《源氏物语》到玛雅史诗《波波尔·乌》,这些书目过去只出现在特别的地域研究课程之中。如今,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颁发给了背景更多元的当代作家,如中国的莫言、土耳其的奥尔罕·帕慕克、波兰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阿曼的约哈·阿尔哈西。我在过去二十年中曾经写过这些变化,但除了一本关于《吉尔伽美什》的书之外,我主要的读者是学生和同行学者。然而几年前,由于企鹅出版公司问询我的意向,我开始思考该如何在欧洲和更多的地区,向更广泛的读者介绍今天文学已经扩展的版图。我该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该如何塑造这个故事?
文学作品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产物,作家切身经验的世界和书的世界。它们为作家提供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作家们经常是混乱、痛苦的经验转化成持久的、让人愉悦的形式。当前这个计划也不例外:它取材于我在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演讲的经历,从多种多样的文学探索和小说冒险中得以成形。在我三岁那年,在缅因州波特兰市,我看了也许是平生第一场电影,那是根据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改编的美国版本,大卫·尼文扮演超级准时的菲莱亚斯·福格,墨西哥喜剧演员坎廷弗拉斯扮演他的仆从路路通。我心里也想着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他对伟大的作品那雄辩、富有个人魅力的颂歌。但在今天对全球文学进行叙述,我需要的人物比他选择的二十六位作家要更多。凡尔纳的“八十”看起来正好合适,这个数目的文学作品,既有足够的空间,也恰好能讨论得过来。
根据我自己国外旅行的经验,我决定大致根据菲莱亚斯·福格的路线设计行程,从伦敦出发,向东到亚洲,跨越太平洋到美洲,然后回到伦敦。我会回想一些特别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和与之有关联的书,我也有很多计划要重访这些地方,重读这些书籍,既可以看到文学如何与世界相遇,亦可思考世界如何为文学注入生气。
内容简介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是哈佛大学教授大卫·丹穆若什的80堂文学课,借助80部世界文学经典来完成一趟环球旅行。
大卫·丹穆若什教授模仿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格船长,但起点变成了自家书斋,交通工具是书籍,每天凭借一本书带来的灵感,从伦敦出发,再回到伦敦;从伍尔夫、狄更斯、但丁到卡尔维诺、沃莱·索因卡,再到吴承恩、鲁迅、张爱玲、莫言、北岛、三岛由纪夫、马尔克斯和奥尔加·托尔卡丘克……读者随之探访全球各地,与经典和现代文学对话,也与当地的风土、人物、城市和乡野对话。
作者简介
大卫·丹穆若什
哈佛大学厄内斯特·伯恩鲍姆比较文学讲席教授、比较文学系主任,哈佛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曾在全球五十个国家讲学。他在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方面著述颇丰,代表作包括《什么是世界文学?》《被埋没的书籍》《比较多种文学: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等,编有《朗文世界文学选集》(六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