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社评

对“买A发B式”虚假发货,不该只有消费者维权

近日,四川成都市民向先生向媒体反映,其5月5日在某电商平台花了近2万元购买电脑CPU,不仅商品被送到了其他地址,而且包裹内竟然是一包榨菜。“由于订单被确认收货了,现在商家联系不上,平台不予退款。”向先生怀疑这是有团队故意利用平台漏洞的诈骗行为。记者发现,一个维权群里上百名消费者有相同经历,他们购买的商品大多数为电子产品,共有几十万元的订单变成了空包裹,有消费者维权半年却没有进展。(5月28日《华西都市报》)

种种不正常的现象指向的貌似是消费纠纷,其实,由“买A发B式”虚假发货引发的涉及数十万元标的的消费纠纷已经超出了合同违约的范畴,涉嫌合同诈骗罪。

法律已经给合同诈骗罪精准画像,也明确了追究刑责的标准。显然,公安部门有必要以合同诈骗罪启动立案调查,给消费者一个维权交代,也让涉案商家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对于平台内商家的“买A发B式”虚假发货侵权行为,电商平台也难辞其咎。“买A发B式”虚假发货折射出了电商平台收发货机制、消费者付款监管机制、经营者资质核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消费者可要求电商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电商平台不能置身事外,而应该从“买A发B式”虚假发货问题中吸取教训,严把入驻商家资质信息审核关,进一步完善收发货管理机制,适度延长消费者付款冻结期,可针对价格较高商品向消费者进行付款解冻前提示,如发现商家有虚假发货嫌疑,立即采取阻断交易、冻结消费者付款、限制商家账号等措施,并报警。消费者也应多长个心眼,购买价格较高的电子产品等商品时,尽量选择资质齐全、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商家,并要求快递送货上门,当场拆验包裹,如发现货不对板等问题,立即向平台或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河北 李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