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故乡的星空

□南京 董丹时

南树林子村四季如画,春天杏花如云似霞、夏天溪水奔流欢唱、秋天高粱地火红壮观、冬天雪野广袤洁白,这些景物长久地盘桓在我的记忆里,每每重现在我的酣梦中。

幼时,母亲经常加班开会,夜深才回家。有一天,我透过玻璃向窗外望去,呀,黑黑的夜里,一切都睡了,只剩星星醒着!又大又亮的星星密密匝匝,一颗挨着一颗,闪烁着,从天际铺伸过来,一直铺伸到院子上方,大门口的老榆树上,也挂满了星星,向远处望去,山峦在幽深的蓝色里显出模糊的轮廓,紧紧依偎着星空。妈妈现在就在路上吧?有了星星,妈妈就不怕夜路了!

九岁左右,我跟着班主任丽君老师到毗邻的下盘庄子村看电影《海霞》,当电影插曲唱到“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么织渔网”时,那青春浪漫的画面,好像触动了丽君老师的心思,她忽然低头说:“咱俩回去吧?”我知道她那时正经历工作与生活的变迁,举棋不定,心有烦扰,小小的我似乎能理解老师,就陪着她走出放映场。

丽君老师牵着我,大步流星走出村子。那是夏季,丰盈的河水哗哗流淌,蛙声此起彼伏,路旁连绵的青纱帐沙沙作响,越发显得整个世界都空寂辽阔,深邃神秘。丽君老师指着北方最亮的星星说:“你看,那就是北斗星,可以指明方向的。”我点头表示知道了,她又说:“你知道吗?天上一星,地上一丁,天上的星星有的大、有的小,就和我们人是一样的。”我安静地听着,她接着说:“有时候,人的努力,可能抗拒不了命运,但是,努力是必须的,假如有的星星因为自己太小,就不闪烁了,那它就相当于消失了。”那可能是我第一次被启蒙,做关于命运的思考。我深深记住了那个场景: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天地间一高一矮的两人边走边谈,夜风吹拂,星光洒满河面,身旁的高粱似乎正在发出拔节生长的声响。

那是1978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全家人忙着在厢房顶上码放羊草,父亲一抬头,看见宽阔明亮的天河,一支分叉伸向西南,就说了一句谚语:“天河分叉,穿鞋穿袜。”见我们有兴致听,父亲坐了下来,教我们辨认牛郎星、织女星。我们听得非常入迷,父亲见状,又接着给我们讲了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等地理常识,讲节气变化时,肉眼能看到天河方位的变化等。同时教导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不仅能改变命运,更能增添乐趣,感知世界的美好。”山村的夜晚,四野宁静,天似穹隆,我们坐在房顶上,被繁星环绕,父亲的话语,也被繁星倾听,那晚的天河特别宽阔,那晚的北斗星,格外明亮。

几十年过去了,仰望过很多地方的星空,但不管多么璀璨夺目,都没有故乡星空那么亲切、那么深邃、那么情深意长,她一直注视着我,并安放着我的爱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