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精要

运动员在比赛中心脏骤停极其凶险,但仍有一线希望可以被抓住,前提是以科学素养和死神“拼时速”。张志杰猝死事件,当催生整个体育界的深思和改变

羽坛小将猝死事件发出深度警示

7月1日,亚羽联发布公告称,在印尼举行的2024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小组赛中,中国队17岁小将张志杰比赛中晕倒在球场上,被送往医院后于当地时间6月30日23时20分去世。对于张志杰的离世,世界羽联发文表示“感到悲痛”,外交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称“深表惋惜和哀悼”。这样的表态也代表了公众的心情。

张志杰几个月前刚刚在2024年荷兰青年羽毛球国际大奖赛获得男子单打冠军,是中国羽球的希望之星。近年来,中国羽球也经历了人才断档的危机,被视为“羽坛天才”的张志杰备受期待。如此年轻、尚未大展宏图就离开人世,令人扼腕。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适甚至猝死,偶有发生。张志杰突然倒地抽搐,也被专家认为是心脏出了问题。有专家指出,现场抢救的措施不够妥当,在第一时间应该检查运动员的反应,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进行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这与张志杰姐姐质疑“丧失黄金治疗机会”形成意见呼应。

关于张志杰死因及相关救治情况,目前还没有更多权威信息公布,因而此事件引发的争议,一时之间还难有定论。但无疑,公众针对张志杰事件的相关细节展开讨论,是有意义的。一来,此事件终究充满了遗憾,从技术上“复盘”分析检讨得失很有必要;二来,如何提升应对机制水平,守护好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考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埃里克森奇迹”值得整个体育界学习借鉴。2021年欧洲杯足球赛期间,丹麦队员埃里克森在比赛中突然心脏骤停,丹麦球员和芬兰球员都立即招呼医护人员赶紧进场治疗,裁判及时吹停了比赛,队医立即入场检查,丹麦球员自发围成一圈集体守护埃里克森。由于及时完成检查并开始心肺复苏,埃里克森的生命被抢救了回来。事实说明,运动员在比赛中心脏骤停极其凶险,但仍有一线希望可以被抓住,前提是以科学素养和死神“拼时速”。

伤病确实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一些年轻有为的运动员因身体原因过早离开赛场,造成重大损失。尽力延缓、降低伤病对于运动员的影响,使之发挥出更大的竞技价值,是世人的共识。

事实一再说明,运动员的健康管理是门学问,是运动员保持较高竞技水准、为国拼搏的前提。张志杰猝死事件发生后,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蔡赟以非常难过的心情发微博透露,他多年前退出了国家队,其后做了心脏射频消融术,恢复了大半年后重回国家队。这一叙事不仅表达了运动员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折射出常态化关切运动员身体状况、及时针对危机做出干预的重要性。

张志杰猝死事件,当催生整个体育界的深思和改变。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