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精要

营养餐补被挪用,减少层次拨付是关键

在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作《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2021年至2023年8月,66个县挪用了19.51亿元的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和其他支出。

从这份审计报告来看,个别地方营养餐资金被挪用情况,可谓五花八门,触目惊心。

在学生营养餐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并不缺乏制度安排。《国家营养改善补贴计划实施细则》强调,专项资金是孩子们的“吃饭钱”,必须保证每一分都用到孩子身上。然而,一些地方挪用、挤占、截留营养餐补助资金的问题,屡有发生。比如,2019年,教育部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共在8个省份发现了截留克扣营养膳食补助资金的问题37起,共计金额1.74亿元。究其主要根源,由于涉及的部门比较多,资金需要多个层级拨付,存在监管盲区;同时,财务拨付信息缺乏公开透明度。

正是因为营养餐补助资金被“雁过拔毛”,一些地方营养餐变得“廉价低质”。所以,要确保国家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安全,首先,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让专项补助资金做到公开、透明。事实上,仅靠审计部门进行监督还远远不够,有必要引入家长、教师、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营养餐补助资金的财务信息,以及具体流向账本,要在网络上定期向全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家长和普通老百姓的监督,从而确保一分一厘都能用在“刀刃”上,都能“吃”进孩子嘴里,不出现跑冒滴漏。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层次拨付是关键。

国务院这份审计工作报告,无疑是一个重要线索,当地司法、监察部门当主动介入,启动问责,该党纪处分就党纪处分,该动用刑法就动用刑法。唯有严厉问责,才能 让营养餐资金不再“掐尖落钞”。

河北 吴睿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