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市拟组建吉林市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暨锅包肉办公室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7月3日,吉林市委编制办工作人员表示,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是由吉林市商务局动议,目前正在研究、论证当中。该机构只是一个挂牌机构,不增加任何额外编制。(详见今日快报A13版)
从公开表述来看,拟组建的锅包肉办公室,旨在专注于锅包肉的推广与传播工作,诚挚地邀请优秀的美食博主、网络达人加入,共同助力锅包肉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美食,承载着地方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是一个地方最有味道、最易留人的名片。近年来,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先后火出圈,给各地文旅工作带来更多启示。锅包肉是东北地区特色美食,日前世界锅包肉大赛成功举办,给了吉林当地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吉林市地方政府部门能够及时抓住契机,有意将锅包肉打造成为地标性的美食名片,期待通过地方美食推广,带动地方文旅发展,初衷和想法都无可指责。
不过,部分网友认为,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必要“包办”一切,专门组建机构。网友最担心的是,此类口子一开纷纷效仿,助长地方政府机构臃肿之风。机构职能越来越繁复,容易导致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显然,这不符合国务院要求的机构精简优化、放管服改革的基本精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明确,地方机构设置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部门设立机构,必然要消耗行政资源,占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应该说,吉林市当地已经意识到这点,明确不增加额外编制,相关职能由吉林市商务局安排局内业务相近的科室承担,一定程度上可节约行政资源,减少各种成本和开支。至于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是地方机构常见的问题,确实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力求避免。
其实,对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舆论不宜一棍子打死。要看到当地政府部门工作接地气、谋划地方文旅发展积极主动的一面。
推广地方美食,并无“标准模式”。有网友建议,政府部门不必“大包大揽”,可以“轻装上阵”。吉林市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市场资源和力量,多让市场力量唱“主角”,一些具体和专业的事,让专业人士去做。这不失为一个思路。政府职能部门要甘做“配角”,当好“店小二”,多在打造营商环境、做好政务服务等方面花点心思。
目前,吉林市组建“锅包肉办公室”的动议,还在研究、论证中。在舆论热议后,相信当地在权衡利弊后会做出决定,在推广地方美食时找到最适合的途径。期待锅包肉早日成为吉林市的美食名片。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曹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