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第十四届江苏书展

填补历史空白,《〔康熙〕苏州府志》发布

《〔康熙〕苏州府志》

康熙《苏州府志》之《巡幸》卷

7月8日上午,《〔康熙〕苏州府志》新书发布会在第十四届江苏书展中心舞台举办。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目前正在实施旧志整理工程,计划从2022年开始到2049年,完成苏州市境域内现存283种旧志的点校出版和数字化整理。作为四部清代《苏州府志》之一的康熙《苏州府志》,是其中的重点整理项目。康熙《苏州府志》,〔清〕宁云鹏、卢腾龙等修,沈世奕、缪彤纂,修成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成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是清代第一部苏州府志,也是历代苏州府志中记述地域范围最大的。作为承前启后的一部府志,上距明代中期的正德《姑苏志》170余年,下启乾隆、道光、同治3部苏州府志。八十三卷(含卷首《巡幸》),从建置沿革、山川地形,到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卷帙浩繁,记述详备。“东南财赋,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要;东南人士,姑苏最盛”,水利、赋税、科举等在康熙《苏州府志》中的占比远超宋、明诸志,是明代中期以来苏州社会发展、财赋渊薮、人文荟萃的真实体现。康熙《苏州府志》主纂沈世奕为顺治年间进士,官翰林编修;主纂缪彤为康熙年间状元,官翰林修撰、侍讲。

新书发布会上发布的《〔康熙〕苏州府志》(上、中、下),为康熙《苏州府志》的整理点校本,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锋总校,广陵书社2024年6月出版。全书217万字,简体横排,首度挖掘日本内阁文库藏本的彩色胶卷版以弥补通行影印本(《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本)的不足,并本着“以志校志”的原则,参考宋、明至清初纂修的苏州府志及府下各属县县志修订文字错讹,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点校整理本。

整理期间,身为苏州人的总校张学锋,以对苏州历史文化的血脉深情,在三年时间里,和他的团队一起,付出了大量心血;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江苏文库·史料编》主编江庆柏,江苏省地方志学会顾问、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中心主任、《江苏文库·方志编》执行主编张乃格,南京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古典文献学研究所所长王华宝等专家学者参加审读。

在分享座谈环节,张学锋、江庆柏、张乃格、王华宝,以及方志专家、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二级调研员、《〔洪武〕苏州府志》点校者陈其弟,《〔康熙〕苏州府志》责任编辑、广陵书社副社长孙叶锋等嘉宾现场交流,逐一发言。

张乃格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此次《〔康熙〕苏州府志》的发布,可谓填补历史空白,打通了筋脉,续下了血脉,传承了文脉。“苏州历来就有整理古籍旧志的传统,起步早时间长成果丰硕,体量巨大,体系完备,传承有序,这一部《〔康熙〕苏州府志》专家广泛参与亲自操刀,品位截然不同,成果质量有保障。且精校精勘,纠正了原书的不少错误,整理本价值优于原刻本的价值。”

王华宝则表示,《〔康熙〕苏州府志》的点校出版,对江苏文脉、江南文脉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白雁 高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