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关注/财经

钟自然被逮捕,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钟自然 视觉中国供图(扫码看视频)

7月9日,据央视新闻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对钟自然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024年1月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意味着,今年“首虎”落马。此外,在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中还提到,钟自然违反国家保密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钟自然,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处分通报中,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还有周永康等“大老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杨晓冬 综合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钟自然日前被捕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经查,钟自然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不信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背组织原则,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职工录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搞权色、钱色交易;道德败坏;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违反国家保密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提到钟自然“违反国家保密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对此,纪检部门指出,钟自然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钟自然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什么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我国刑法把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一起规定在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另外,我国刑法第三百零八条也有关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泄露国家秘密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二是泄露国家秘密;三是主观上故意;四是情节严重。

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不仅要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而且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果不属于情节严重,即使具有泄露行为亦不能以该罪论处,情节严重与否,则应从泄露国家秘密的密级程度,泄露的次数、时间、后果、目的、动机以及行为人泄露后的前后表现、态度等全方面地进行分析,综合地加以判断。

多人被点名“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记者梳理发现,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处分通报中,还有一些落马官员被点名“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周永康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2022年5月,宁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原副书记戴向晖被通报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中提到他“违反工作纪律,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2017年9月,西安体育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白跃世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中提到他“泄露国家秘密,涉嫌犯罪”。

2016年11月,湖北省恩施州政府原副州长秦斌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中提到他“涉嫌受贿、玩忽职守和泄露国家秘密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