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嚆矢中国现代化

《邓小平:照片背后的故事》 刘金田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王翔宇

邓小平是一代伟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理论的缔造者。在他一生波澜壮阔的职业革命生涯中,留下了大量丰富精彩的照片资料。刘金田遴选出其中的115幅照片,讲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展示一代政治人物的多彩人生,堪称一部图文并茂的邓小平“画传”。

领袖人物的照片不同于影视名星的照片,也有别于文人墨客的照片,更不同于新闻记者抓拍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新闻的照片,因政治人物的独特、敏感,更因政治人物在中西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别有意味,让人遐思。我们看开罗会议、雅尔达会议,西方政治人物与不同体制之下政治人物的表情,都有或多或少微妙的差别;即使我们看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会晤照片,远非一些所谓特型演员的扭捏作态要传神许多,也高明许多。刘金田选取邓小平的这115张照片,反映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照片有67张,其中有邓小平等为叶剑英祝寿的照片,有邓小平首次公开露面的照片,有他召集科学与教育座谈会的照片,邓小平曾说,“那个讲话,是个大胆的讲话”,在这一讲话精神的推动之下,多少人的命运就此得以改变;真理标准大讨论之际,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表示,“我一定要讲话”;讨论历史决议的起草与修改,邓小平倾注了巨大精力,也反复与人讨论,提出自己的主导意见,“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一文,简略叙述了这一过程;邓小平勇于面对西方记者,无论是法拉奇,还是华莱士,他都是有备而谈,坦诚相见,不玩文字游戏,掷地有声,旗帜鲜明,他还自谦地说,“我总算通过了考试”,“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邓小平在35年前会见戈尔巴乔夫,更是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说过去,谈历史,大气磅薄地提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他还一再说,“只握手,不拥抱”;他还特别提到当年与苏斯洛夫的激烈争论,往事历历,如在眼前,他说,“我算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邓小平最后一次来到上海,去看南浦大桥,他说,“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言简意赅,响鼓重锤。

刘金田就邓小平在特殊年代留影选取的照片虽然不多,不到十张,却也透露出众多历史信息,令人唏嘘。他与继母、妻子的合影,还有九一三事件之后,他的处境得到改善之后与王瑞林的见面与合影,都是特殊岁月一代政治人物生动侧面的具体体现,令人难忘。

邓小平自重庆进京之后,日理万机,异常忙碌,刘金田就16张照片来讲故事,话短长。“一个重量级拳师”是说毛泽东等领导人专门到机场迎接他从苏联归来。他被人反复提及的“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在一次与青年工作有关的会议上提出来的。他主持起草关于企业的七十条,被称作“工业宪法”,也是在庐山被讨论通过的。邓小平没有去过西藏,但他对西藏的和平解放倾注了巨大精力,有一“政治重于军事”是邓小平欢迎迎接阿沛·阿旺晋美的珍贵照片,重庆街头,夹道欢迎,这一历史瞬间,弥足珍贵,令人难忘。

1949年之前的邓小平,刘金田选取了23张照片,多是邓小平到八路军129师及其以后的照片。战争年代,戎马倥偬,留影难得,有他与卓琳结婚时的照片,还不是单独的,而是与孔原许明夫妇一起的合影,还有邓小平在挺进中原、淮海战役中的照片。平汉战役,或称邯郸战役,俘虏马法五,邓小平、刘伯承、薄一波、杨秀峰、高树勋等与马法五合影,正是用马法五得以交换叶挺、廖承志等被释放归来。这一照片 ,让人想见当年在战场之上激烈厮杀但兵败之后却能如此坦然面对镜头,颇有轻裘缓带的古雅之风。就八七会议、遵义会议,邓小平多年后驻足现场,感慨往事,都有立此存照之意,弥足珍贵。他的巴黎时期的与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等人的大合影,他与族叔邓绍圣的合影,他送给柳圃青的的单独留影,还有他在1936年刚刚抵达陕北的身着红军服装的照片,都是难得的留存,吉光片羽,颇为难得。

嚆矢中国现代化,桴鼓世界大潮流。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20周年,《邓小平: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图书,是进行五史教育的重要参考,也对鉴往知来砥砺前行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