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压岁钱

□安徽淮北 陈冉

在民间,压岁钱有压惊祈福的寓意。

相传,在我国汉代,世间有一个叫祟的小兽,黑身白手,每年三十的夜晚出来,摸小孩的脑门。被小兽摸过的小孩,发烧、咳嗽、说胡话,然后,变成疯疯癫癫的傻子。嘉兴府有一户管姓的人家,为了照看好孩子不受伤害,用红纸包裹着八枚铜钱压在枕下。当“祟”出现时,被八道金光挡住,小兽慌忙逃窜。压岁钱就有了驱邪避害的含义。因祟与岁谐音,所以,后来压祟钱又变成压岁钱。

有一年,快临近春节。村子里有一个单身多年的远方堂叔,赶集的路上,看见我们小孩就嚷嚷:“你们小孩年三十要记得给我拜年啊!压岁钱我都准备好了,磕头就给,还有很多好吃的糖果呢。”有的小孩听听就算了,我跟堂妹却暗中心动了。私下里我俩悄悄计划年三十晚上去这位堂叔家拜年。刚吃完年夜饭,其他人都忙着串门拜年。我们俩小孩约好了去距离我们比较远的那位堂叔家拜年。当家里人稍微闲下来,才发现我们俩不见了。母亲跟妹妹们只有满村子里寻找我们,差点把村子翻了个底朝天。

我们俩小孩陪着孤苦伶仃的堂叔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三十。我们跟着家人回家的时候,那位堂叔追了很远的路硬塞我们俩每人一份事先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用一小块红纸包裹得严严实实。可是我们回到家里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与堂叔推搡之间,压岁钱弄丢了。害得家里人打着手电筒沿路一阵好找,最后,在一个小树丛中找到了两份用红纸包裹的一块钱!看着那么热情的堂叔,那么豪气的堂叔,我们怎么也不相信只有一块钱的压岁钱,我们继续寻找,后来才知道,原来吝啬的堂叔其实只是给了我们俩每人一块钱的压岁钱。想起来都有点好笑。

在乡下,正月初二,侄子侄女要去远嫁他乡的姑姑家拜年。那年,两个妹妹跟三婶四婶家堂弟堂妹们一起去大姑姑家拜年。临晚,他们回来的时候,两个妹妹明显不高兴。原来,小孩子天真可爱,为了炫耀斗气,他们都把大姑姑给的压岁钱拿出来,比试比试,看看谁多谁少。至今也不知道当时大姑姑为什么这么做!我的两个妹妹收到五块钱压岁钱,三婶家小孩却都收到八块钱的压岁钱。

如今回忆起这些压岁钱的往事,心中都不禁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