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事

中信建投实习生炫富视频泄露项目资料

公司回应:违规引入实习生负责人已撤职,不存在协助财务造假

扫码看视频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瑞 杨晓冬)这两天,有关实习生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实习期间高调炫富,以及拍摄短视频泄露中信建投正在做的IPO项目,包括客户信息以及监管的询证函等内容,引发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该实习生的行为,可能会使得相关公司在IPO过程中受到竞争公司的“狙击”,扰乱项目上市节奏。此外,如其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那么该实习生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开信息显示,中信建投证券成立于2005年11月2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2016年12月9日,中信建投证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8年6月20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中信建投证券是国内证券行业首批6家并表监管试点企业之一,也是首批监管白名单企业之一。

所谓“IPO”其实是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缩写,是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业内人士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中信建投实习生意外泄露IPO项目的敏感信息,可能会使得相关公司在IPO过程中受到竞争公司的“狙击”,扰乱项目上市节奏。换角度来讲,中信建投让非项目组成员接触项目核心资料,也将对其口碑带来一定影响,让客户转投其他投行“怀抱”。

那么,在这起事件中,这名实习生有可能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对此,有律师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实习生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取决于其是否违反了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如果实习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保密义务,并且实习生明知泄露该信息的有害性,那么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赔偿和可能的行政或刑事责任。此外,中信建投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因实习生个人行为的暴露所导致泄密的问题,不仅反映了公司对实习生管理不到位,而且对于保密制度风险控制也不到位。

事发后,涉事实习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在网上看的视频已经不是他自己发布的版本了,原视频很早就删掉了。“这是他们下载之后进行了恶意剪辑,他们又去剪了很多素材,包括里面有一些公司的内容。”同时,他表示,视频中出现的材料为正式员工以学习资料名义发放,并未告知系保密材料。网传其家人信息均系谣言,视频中的车系合法购买。

7月27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内容如下:

近日,某高校学生王某某在中信建投证券研学期间拍摄视频引发社会关注,公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开展调查。

经核实,该学生系华中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其父亲为非公职人员,从未在金融监管部门任职。经查,该学生进入公司研学系公司投行某团队负责人违规引入,公司已对该负责人作出撤职处分,并将对投行部门负责人严肃问责。

就视频所涉及的公司客户信息,公司将尽力降低对客户的影响,切实维护客户权益。涉及员工工作笔记等信息,属常规尽职调查记录,经查不存在协助财务造假等情况,公司将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业务行为依法合规。

对于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疏漏,公司将深刻总结、认真反思,扎实整改,并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和人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