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云港气温居高不下。在新沂河北侧灌云段68.5公里大堤上,347名由当地水利部门、沿线乡镇以及村庄党员群众组织的巡堤队伍,冒着高温,24小时坚守岗位,每隔3个小时巡查一遍堤坝两侧,确保新沂河平稳行洪,守护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沿堤巡查10分钟左右,巡堤人身上的衣服就湿透了。
通讯员 汪金来 吴晓磊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晓宇 文/摄
新沂河高位行洪,巡堤人24小时值守
蒋勇是灌云南岗水利服务站站长,自7月8日新沂河开始行洪以来,他只短暂回过一次家,但到家后因为一直拿着手机关注并安排着防汛一线工作,又被老婆“撵”出来了。
据蒋勇介绍,今年新沂河行洪水位一直较高,水位最高时达到7.92米,距离历史峰值也仅仅只有10多厘米。站在新沂河大堤上,远处是滚滚向东的浑浊洪水,靠近大堤的杨树全部淹没在水中。
灌云南岗镇与宿迁沭阳搭界,是新沂河进入连云港的第一站,这里新沂河断面只有1.5公里,是整个灌云段最窄的地方,也是行洪压力最大的地方。
一开始,南岗镇安排新沂河沿岸的4个村庄组织人员参与巡堤,后来,考虑行洪时间较长,南岗镇要求全镇所有村庄都参与,轮流派人上堤24小时进行值守,巡堤人员需每隔3小时巡查一遍,检查迎水坡的水位高度、背水坡是否有渗水等情况,白天两人一组,晚上三人一组。
穿着救生衣巡堤,10分钟衣服湿透
68岁的张明忠是南岗镇张兴村原村支部副书记,7月23日晚8时许,接到村支部书记电话后,他二话没说,当即同意前往新沂河大堤参与值守。7月24日一早,张明忠和同村的张立俭、张万永、孙立忠就赶到了南岗镇设在新沂河大堤上的防汛值守点。
到达点位后,四个人立即投入工作,每人一把铁锨,沿着河堤开始巡查。他们需要巡查大堤长度为一公里,走完一个来回要四五十分钟。
当天上午10时,气温已经达到35℃,记者到现场时,刚好赶上四人的第二次巡查。站在新沂河大堤上,风裹挟着热浪袭来。身穿救生衣的张明忠等人,首先沿着迎水坡开始巡查,他们一米一米地往前检查,不时用铁锨翻看杂草和石块堆积的地方。在堤坝的斜坡上行走十分不便,铁锨不仅是拨开杂草的工具,也是巡堤人行走时的支撑物。
“在迎水坡主要看水位,背水坡主要看渗水。如果发现了渗水、管涌等情况,我们要立刻上报。”张明忠一边擦汗一边向记者介绍。
也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汗珠。虽然有两人戴着草帽,现场也有树荫,但大家的脸还是被晒得通红,胳臂上也跟被水浇了一样,全身的衣服已湿透。
记者找来一件救生衣,跟着巡堤。救生衣刚穿上身,就像裹了个小被子,两分钟左右,浑身发热,大汗淋漓。
因为是临时接到的通知,早上走得急,张明忠他们没来得及准备换洗衣服,所以第一遍巡查完后,只能跑到值守点的集装箱房内,一边喝水一边靠空调将湿透的衣服吹干,“要等到下午,家人收拾好送过来,我们才有衣服换。”
张明忠告诉记者,2021年的时候,他也参加过新沂河的防汛值守,白天的热还能忍,最怕晚上,蚊虫特别多,偶尔还会碰到蛇,大家巡查时不得不穿着长袖和长裤,尽量把自己裹得严实一点,“比起被蚊子叮,热终归要好受一点”。
镇政府做好后勤保障,全力守护大堤安全
受上游来水的持续影响,江苏省水利厅于7月20日20时30分升级发布新沂河洪水黄色预警,连云港市防指于7月21日7时提升新沂河防汛应急响应至Ⅲ级。“目前,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的巡查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蒋勇说,最近气温较高,大家在现场确实很辛苦,但南岗镇镇政府的保障工作做得很好,不仅给白天值守巡堤的人都安排了盒饭,还给大家提供了充足的桶装水和瓶装水,每个值守点也都安装了空调,大家巡查完,就可以吹空调、喝水解暑。
据了解,在新沂河灌云段68.5公里大堤上,一共有347名巡堤人,在高温下坚守,全力守护着大堤的安全,守护着堤下群众和城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