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2024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搭伙”四天就创造历史,张之臻/王欣瑜摘得网球混双银牌

臻欣英雄

张之臻/王欣瑜创造历史 新华社发

前三名在颁奖仪式上合影 新华社发

“搭伙”四天就创造历史,张之臻/王欣瑜摘得网球混双银牌

北京时间8月3日,初次征战奥运的中国组合王欣瑜/张之臻在网球混双决赛最后的“抢十”赛中,以8:10不敌捷克组合西尼亚科娃/马哈奇,摘得银牌。虽然与金牌失之交臂,但这枚奖牌已为中国网球创下历史。

这是一支传奇的队伍。临时“搭伙”,组队四天,就为中国拿下第一枚网球混双奖牌。更为传奇的是,他们的混双之路,走得满是松弛和享受。

据新华社

两次对决,两种心态

这场决赛,是张之臻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二次与马哈奇对阵。上一次,张之臻在男单首轮比赛中以2:6、6:4、2:6输掉比赛。

那场比赛结束后,张之臻在混采区难掩失落。这个1米93的大男孩弯下腰,把自己的上半身撑在栏杆上,仿佛只是说话就要耗尽他的全身力气。“我很抱歉,但我头晕眼花、体力不支,只能发挥到这个样子。我感觉特别对不起特地来看我比赛的中国球迷。”“下一届奥运会我就31岁了,可能不会再有下一届了。”

但也因为低着头,张之臻头发上,右侧的一缕红发和左侧的一缕黄发越发显眼,可记者问起时,他只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都淘汰了,还是不说了吧。”

混双决赛,再次站在马哈奇的对面,站在王欣瑜身侧的张之臻变得轻松了。王欣瑜始终用微笑接纳比赛里的一切,自己击球赢下一分,是骄傲的笑;搭档赢下一分,是开心的笑;自己失误丢掉一分,是歉意的笑;搭档失误丢掉一分,是鼓励的笑……在她的影响下,张之臻的气场也变得更为柔和。

虽然捷克组合仅耗时23分钟,就赢下第一盘,王欣瑜与张之臻一直乐呵呵地鼓励彼此,并冷静寻找机会,以7:5顽强扳回第二盘,将比赛拖入“抢十”。虽然与金牌失之交臂,但站上领奖台,两人笑着碰了碰银牌。

决赛前,张之臻曾骄傲地跟记者介绍起他的发型。“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挑染,红色和黄色是中国国旗的颜色,我想用新的形象参加奥运,也想鼓励自己为国争光。虽然这缕头发已经褪成粉红色了,但我的心是红色的。”他打趣地说。

电话“摇人”,意外之喜

时针拨回7月30日,一小时内,张之臻坐了三次“过山车”。

先是混双对手退赛,张之臻以为自己自动晋级,窃喜之时被通知换了对手。准备上场前,他得知搭档郑钦文因两天鏖战6小时体力不支,混双队伍“原地解散”,于是他看起了回国机票。

而就在此刻,转机突然出现。张之臻了解到,下一组排在替补席的混双组合,世界排名约在160名。张之臻本周世界排名为41位,这也意味着,如果他能与任意中国女单选手组队,中国组合的排名依然能够排在替补组合之前,于是他赶紧打电话“摇人”。

彼时,遗憾结束女单和女双比赛的王欣瑜也在看机票,但因为觉得贵,准备晚些时候再看是否会有打折机票。没想到这一等,等到了张之臻的组队请求。刚好手边有球拍、球衣,于是王欣瑜穿着硬地鞋就走上了红土赛场。

“你们无法想象我这一个小时之内经历了什么。我既经历了换对手,也经历了换队友。”张之臻在那场比赛后笑着说。

“一开始,我也觉得奥运已经结束了,但最后关头,又得到一次机会重回赛场。对我来说,混双的每场比赛都是意外的惊喜。”王欣瑜说。

临时组队的他们,没有多少思想包袱,本想着走一步是一步。却不曾想,他们走的每一步,都在创造中国网球新的历史。而这块银牌,则让张之臻对未来更多了一丝期待。“这块银牌是会有点遗憾,但我们会把遗憾留到下一届,看看有没有机会去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