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有范儿,江苏人这样过立秋

爬山虎给我们带来一片清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杰 摄

刘半农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刘半农》

范成大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范成大》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金圣叹》

扫码关注 江苏文脉公众号

8月7日,立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明明,身边的热浪未歇,暑气蒸腾,但秋的脚步已渐至门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本期推文,让我们翻开《江苏文库·研究编》,一起探寻江苏人过立秋的风范。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子扬

幽默一下 过立秋

1933年,立秋已至,可伏天未尽,暑气未消,树上知了叫得人心烦。

就是这么一个时节,刘半农被叫去参加北大招考新生阅卷。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考生错别字多得出奇,看得阅卷人动肝火。

有写“民不辽生”(应为“民不聊生”)的,有写“欧州”(应为“欧洲”)的,有写“倡明文化”(应为“昌明文化”)的,有写“苦脑”(应为“苦恼”)的……总之非常离谱。

刘半农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在忧心之余,他还来了“玩兴”,于是发表了6首《问卷杂诗》。

举个例子,有考生将留学生写成“流学生”,刘半农便奉上打油诗一首:“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

所谓“面筋熬尽一锅油”,因人曾说,外国如油锅,中国学生如面筋,去里面滚一番,立刻便膨胀起来,并无实学。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刘半农的这种幽默,比如鲁迅,他批评道:“当时的白话运动是胜利了,有些战士,还因此爬了上去,但也因为爬了上去,就不但不再为白话战斗,并且将它踏在脚下,拿出古字来嘲笑后进的青年了。”

这场争论孰是孰非已不重要,就如《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刘半农》中提到的:

刘半农作为一个语言学家,对高考生错别字连篇要比一般人更加敏感、更加焦虑也是事实。他写诗的用语是尖刻了些,但也谈不上是欺负弱者。

他用这种方法纠正错别字,恐怕比在报上“登某某考生,你应该写留学生而不是流学生”效果来得好,不仅让写错别字的考生本人从此记住了这个字,也让其他青年学生受益不小。

豁然开朗 过立秋

即便天气再热,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范成大也要保持好心情。

家里热得像个烤炉,他一点不恼,跑到屋门口乘凉:“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汗如雨下,买不着冷饮也没关系,井水也好喝。“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大晚上要睡觉了,知了和青蛙都在狂叫,他就说:“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可很多人不知道,1146年夏天尚未过完,范成大中暑了。

那时节,他坐着船要去参加太学秋补,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再加上天气炎热,一下子就倒下了。

无奈,他在沿途的寺庙里住了三个晚上。

寺庙的小轩坐南朝北、通风不畅、闷热异常,范成大一直昏睡不醒,他的意识开始模糊,仿佛要离魂了一样。不知过了多久,一缕西风吹来,一丝凉意吹醒了范成大。

原来,立秋节气悄然降临,斗转星移,天地间换了气象。

苏醒之后的范成大如同梦蝶的庄生一样,一时不知何为真,何为幻,也许这人间的种种都不过是一场南柯梦罢了。

身体稍稍恢复后,范成大继续乘船赶考去了。

时过境迁,12年后,又是一个立秋。

据《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范成大》记载,此时的范成大任职司户参军。

已然为官的他,并不是一味地坐在公署里处理案牍簿书,而是趁着立秋前后走访乡村,深入民间。

范成大通过亲自走访,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得知民生暂时无忧,他随机应变,免符开仓济军,安定大局,展露出实干、果敢的风范。

凛然大义过立秋

嬉笑怒骂、放荡不羁了一辈子的金圣叹,可能从来没有像这样正经过。

1661年立秋,金圣叹自知,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事情要从一年前说起。这一年年底,吴县来了一个新县令,名叫任维初。

此人为官暴虐,以重刑催逼钱粮,乡民有被杖死者。后来,任维初的胆子越来越大,甚至监守自盗,粜卖常平仓米三千石,导致民怨沸腾。

当时有一个说法,叫“三尺童子皆怀不平”。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百余诸生进入文庙哭泣,后又鸣钟伐鼓,入府堂,跪进揭帖,跟随而至者千余人,皆要求罢免任令。这里面就有不世出的大才子金圣叹。

可惜,事情并没有像这些读书人想象的那样发展。

皇帝哀诏到苏州,巡抚朱国治率领府、道、县官齐集苏州府堂设帐公祭三天。

朱国治与任维初有私交,一心为之开脱,他在上疏中称诸生则有震惊先帝之灵、目中无朝廷、匿名揭帖、聚众闹事等数大罪。

再后来,朝廷派满洲四大员至苏州会审,穷究之下,许多生员被捕。

审讯时,金圣叹口呼先帝,四大人怒曰:“今上初登极,乃呼先帝,以诅圣躬耶?”遂被掌三十。

最后,将哭庙文的起草人金圣叹作为首犯拘捕,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倪用宾等也锒铛入狱,一共十八人被抓捕,均被判死罪。

后世同情金圣叹,为他编出了很多临死戏耍狱卒、以死证道,甚至是逃出生天的诙谐故事。

可传说毕竟是传说,那个立秋日,金圣叹在南京三山街被执刑。

他在大义面前展现出来的骨气、勇气,让人肃然生出敬意。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之后,凉风有信,阴阳互转。

自然界万物随着阳气的下沉而收敛,从繁茂趋向成熟。

这个时节,有太多精彩故事,值得你倾听。

不管是幽默感十足的刘半农,还是在凉风中顿悟、一夜之间豁然开朗的范成大,抑或是舍生忘死、大义春秋的金圣叹……他们的身上,有江苏人过立秋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