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黄帝子孙……哀兵必胜,义战必成,大家是背城借一,从死里求生!”80多年前,这首怀着必胜信念的《中华儿女》诞生于抗日烽火中。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在纪念日前夕,战时唱片《中华儿女》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在馆内,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了这张战时黑胶唱片。唱片表面有些许划痕,中间红色部分的字迹也有些看不清了。将唱片放入唱片机中,铿锵的歌声传来。歌曲由男声、女声接替吟唱,歌声坚定有力,唱出了必胜的决心。
该唱片由歌林唱片公司录制发行,熊辉词、刘雪庵曲。曲作者刘雪庵在抗战期间曾创作了《满江红》《募寒衣》《保卫大上海》等抗战歌曲近百首,同时他为抗战电影《中华儿女》《孤岛天堂》《保卫家乡》等所作的主题歌,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首《中华儿女》正是同名电影《中华儿女》的主题曲。电影诞生于1939年,由四个短片组成,其中一个故事《一个农民的觉醒》正是发生在南京,讲的是日寇即将打到南京近郊时,有人听信汉奸的谎言,不肯离家躲避,被敌人侮辱杀害,归来的人燃起了仇恨的怒火,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据了解,《中华儿女》是电影艺术家沈西苓短暂一生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同名插曲也为这部电影增添了力量感。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表示,“这首歌诞生于抗战年代,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艰苦,特别是讲到中国人的抗战是‘死里求生’,我们勇于向刀求生、向枪求生,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