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江苏奥运冠军郝婷、王赐月以及征战游泳比赛的董志豪回到南京,一同来宁的还有教练季志祥、黄光裕以及队医华天翼。王赐月、郝婷和董志豪先后接受了现代快报等媒体的采访,分享自己的奥运经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卫/文 顾炜 刘畅/摄
郝婷 金牌背后是每天十个小时的磨炼
巴黎奥运会,江苏运动员郝婷和队友夺得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冠军,这是中国艺术体操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非常荣幸能拿到这枚金牌,这枚金牌非常不容易,我们一步一步才能走到今天这个成绩。”郝婷说:“我们的训练非常辛苦,每天要十个小时左右,每一个动作要经过成百上千次地磨炼,才会在比赛中呈现最精彩的瞬间。”
对于艺术体操成功的秘诀,郝婷说:“更多的是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另外,艺术体操这个项目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后面,把队友放在第一位,大家都在克服自己的困难去坚持。”
活动现场,来了不少南京体院的体操小将,对于她们,郝婷最想说的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首先不要退缩,一定要迎难而上,问题总会解决。”
回到家乡,郝婷表示:“我们这几年假期比较少,陪伴家人的时间也比较少,希望可以有更多时间去陪伴家人。”
王赐月 奥运前肋骨断裂,边恢复边训练
从伦敦、里约到东京,连续三届奥运会摘得银牌的中国花游队终于在巴黎绽放,江苏运动员王赐月和队友在集体项目中表现完美,夺得这枚里程碑式的金牌。
在接受采访时,王赐月表示:“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为国争光,特别开心,也非常荣幸能为祖国征战,自己也很骄傲。”对于这枚金牌,王赐月说:“赛前有想过。这个冠军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我们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但真正拿到这个冠军以后,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到现在都觉得像梦一样。”
为了这个冠军,中国花游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8位队员和教练,整个团队共同付出,每一套动作也经过无数次地磨炼,最后才能在赛场上呈现这么好的动作给大家。”王赐月表示,其实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有队员受伤,但大家都咬着牙坚持,“巴黎奥运周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编排托举技巧动作,因为一个抛接,队友意外砸到了我的肋骨,三个月的时间都是一个断裂的状态,但我没有放弃,每天边恢复边训练,就一直这么坚持。”
是什么让她一直坚持?王赐月说:“梦想。我觉得奥运会的舞台是每一个运动员一生最高的梦想,当然也是我的梦想,我小时候作文都会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奥运冠军,这个周期遇到这么好的机会,也有这么好的团队保障,我们就朝着这个冠军一直去努力,去坚持。”
回到南京之后,王赐月表示很亲切:“刚踏入南京的时候,就感觉特别亲切,能回到家乡特别高兴,四年没有回家了,很想念家乡的美食和妈妈做的菜。”
董志豪 下一届奥运会要争取站上领奖台
董志豪在巴黎奥运会蛙泳比赛中以2分08秒46获得第四名,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男子蛙泳200米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对于这个成绩,董志豪表示:“成绩一般,没游到预想的成绩,预想是2分7秒多,但是第四,还可以了。”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董志豪收获颇多:“毕竟第一次比,到后面还是会紧张,因为感觉有前三的希望,就太紧张了。”董志豪表示,他的偶像是队里的潘展乐,接下来会刻苦训练,“下一届奥运会或者世锦赛,争取站上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