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在历史细节中邂逅不一样的江湖

《细读金庸: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 吴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李钊

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有剑胆琴心、侠骨柔情,更有历史过往、社会风情,我们时常沉迷江湖历史里的热血故事,却往往忽略历史江湖里的鲜活人间。宋史研究者吴钩所著的《细读金庸: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是一部从历史视角解读金庸的新作,全书以金庸武侠小说中部分细节为切入点,从服饰美食到婚恋习俗,从武器武功到社会制度,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进行系统考证,呈现在大历史背景下人物的生活日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创作的武侠作品,总是将武侠传说熔铸在真实的历史背景里,可小说毕竟是虚构的艺术,侠客们的生活距离我们仍十分遥远。当我们从历史的视角走进侠客生活的社会背景,条分细缕他们的衣食住行,所见不再是成年人的童话,而是人物最真实的一面。酒,是侠客行走江湖的伴侣,金庸小说不乏善饮的豪侠,乔峰豪饮四十碗酒而不醉,而令狐冲却时常酩酊大醉,究竟是两者酒量相差悬殊,还是所饮之酒藏有玄机?作者沿着酿酒历史发展史时间轴,从酿酒原料、酿造技术、酒品度数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出乔峰在宋朝所喝是未经蒸馏的低度黄酒,而令狐冲在明朝所喝的是经过蒸馏的高度白酒,两者的酒量并不具备可比性。一篇《杨过如何剪指甲》引发我的好奇,作者并没有紧盯独臂的杨过单身十几年如何剪指甲的问题不放,而是从古人剪指甲的工具发展历程进行阐述,从汉代起源的交股剪刀发展到五代后的双股剪,从女性梳妆盒内的剪子到士大夫文具匣内的刀锉,从专业修面修甲的刀镊工到古人修剪指甲的观念,呈现出一副真实而接地气的古人生活图景。对于金庸在《天龙八部》里写到段誉喝“碧螺春”茶叶,并看到“淡绿茶水中漂浮着一粒粒深碧的茶叶”的细节,作者层层分析,指出谬误:北宋尚未出现茶叶以“碧螺春”为名,且因宋代独特的点茶法,茶杯中也不可能漂浮茶叶。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世界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侠客,他们“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似乎不受任何制度的约束,只受侠义精神的限制。但这仅仅是人们的理想,如果剥去金庸武侠小说的外衣,可以发现与侠客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从未脱离制度的约束和风俗的影响。郭靖和黄蓉是金庸小说里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书中有郭靖和欧阳克同时向黄药师提亲,洪七公指出欧阳锋没找媒人而不符合礼制的细节描写。作者以此为引,深入分析宋代婚姻制度规定,并援引文人笔记、世情小说等中的记载,生活还原宋代婚姻缔结礼俗程序、仪式等鲜为人知的一面。颇有意味的是,作者指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并不是指新人没有自主权,只能屈从父母摆布的包办婚姻,而是只是缔结婚姻必须履行的一道程序而已。串联起作者所写的后续五篇文章,擘画出古人婚姻和生育的生活场景。作者写郭靖、黄蓉,也写韦小宝、乔峰,以郭靖第一次请黄蓉吃饭的花销、江湖门派的经济收入等故事情节,分析古代社会经济状况,从江湖社会的形成、大侠带刀犯不犯法等角度分析解读古代社会制度和武器武功,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在社会生活细节里邂逅一个别开生面的江湖。

江湖里,人世间。金庸小说经得起一再细读,《细读金庸》一书让我们对江湖侠客的了解更进一步,对真实的历史认知更深一层,更在历史细节中邂逅不一样的武侠江湖。而当我们再度阅读金庸武侠小说时,不妨换个视角,将“侠”放置到当下的语境之中提取出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