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读品周刊

内容简介

雪已经下了一星期

《每个人》 [法] 让-保罗·杜波瓦 著 黄荭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故事从主人公保罗·汉森在蒙特利尔监狱服刑开始写起,当下的监狱生活与保罗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交叉并进,直到最后一章才揭开他被捕入狱的原因。小说一步步描绘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在各种无可奈何中缓慢崩塌。

作者简介

让-保罗·杜波瓦(1950— )

出生于法国图卢兹。曾是《西南报》的体育记者,后任职于《巴黎晨报》和《新观察家》杂志。2004年获得费米娜文学奖,2019年又凭借《每个人》斩获龚古尔文学奖。

雪已经下了一星期。我站在窗边,看外面的夜,听簌簌的寒风。在这里,寒冷是会发出声响的。一种特殊的声音,令人不快,仿佛整栋建筑被冰钳子夹住了,在挤压下发出焦躁的呻吟,嘎吱作响。这个钟点,整座监狱都睡着了。再过一段时间,当人适应了它的新陈代谢后,就可以听到它像一头巨兽一样在黑暗中呼吸,时不时咳一声,甚至还有吞咽的声音。监狱把我们吞进它的肚子,消化我们,我们蜷缩在它编了号的肠子的褶皱里,在两次胃痉挛的间隙,尽我们所能地睡觉和生活。

蒙特利尔监狱位于西古因大道800号,在普雷里河岸的林间空地上,也被称作波尔多监狱,因为建在同名旧街区的原址上。这里关押了1357名囚犯,直到1962年废除绞刑,共有82人被绞死。想当初,在建造监狱之前,这个地方应该很美,桦树、枫树、鹿角漆树和野兽经过时倒伏的高草,应有尽有。而如今,大大小小的老鼠是曾经的动物群落中唯一幸存的物种。因为它们天性随遇而安,很快又遍布了这个充满牢笼之苦的封闭世界。它们似乎很适应这种禁闭的生活,在整栋建筑的所有翼楼开疆扩土,繁衍生息。夜里,可以清晰地听到牢房里和走廊上这些啮齿动物奔忙的声音。为了阻止它们进来,我们把报纸或旧衣服卷起来塞往门缝,挡住通风口。但什么用也没有。它们还是有办法偷偷溜进来,偷偷溜出去,为所欲为。我住的这种牢房俗称“孔多”,就是“公寓”的意思。之所以给这个空间起这么一个有点讽刺意味的名字,是因为房间面积比标准牢房稍微大一点点,我们仅剩的人性被压缩在这六平方米里面。

两张高低床,两扇窗户,两个固定在地面上的板凳,两张小桌子,一个洗脸池,一个抽水马桶。我和帕特里克·霍顿同住这间牢房,他是个狠角色,把自己的人生故事文在背上——Life is a bitch and then you die.也把对哈雷戴维森的爱文在肩膀和胸膛上。帕特里克因为涉嫌谋杀在等待审判,一个隶属蒙特利尔分会的“地狱天使”被杀死在他的摩托车上,他的朋友们怀疑那人和警方合作。帕特里克被指控参与了这次门户清理。鉴于他令人生畏的大块头和飞车党成员的身份,且身上还扛着好几桩谋杀和暗害的案子,当他在B 区的走廊上溜达时,所有人都会毕恭毕敬地让开,好像他是红衣主教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和他住同一间牢房,所以我跟在他身后也享受了同样的尊荣。

帕特里克在睡梦中呻吟已经有两个晚上了。他有一颗牙疼得厉害,感觉有脓肿的刺痛。他多次向狱警抱怨牙疼,狱警最终让人给他送来了泰诺止痛片。当我问他为什么不登记看牙医时,他回答我说:“永远不看。如果你有一颗牙疼,这里这些狗娘养的不会帮你治那颗牙,而是会把它拔掉。如果你有两颗牙疼,那也一样,他们会把两颗牙都拔掉。”

我们已经一起住了九个月,一切还算太平。离奇的命运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很快,帕特里克就想深入了解每天和他共用马桶的是何许人。于是,我跟他说了我的故事,跟那些控制该省所有毒品交易、动不动就发动各种火并的毒枭的故事相去甚远,这类有宿怨的帮派之争在1994至2002年间的魁北克已经让160人死于非命,“摇滚机器”随后也被“大盗”收编,虽然他们不甘心就此改名更张,但反扑很快就遭遇挫败,因为人们找到了8具尸体,全是该团伙的成员,被随便丢在4辆并排停放、上了渥太华牌照的汽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