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斯佳)8月18日,“鹦鹉螺与长颈鹿——‘天际线’科普图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举行。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部长王西敏以译者的身份,与读者分享了《鹦鹉螺与长颈鹿:10 章生命的故事》一书的精彩内容,吸引了大小读者踊跃参与互动。
《鹦鹉螺与长颈鹿:10 章生命的故事》是译林出版社出版品牌“天际线”推出的科普图文佳作。该书以诺如病毒、智人、长颈鹿、达尔文雀、斑鳖等10种有代表性的物种为引子,介绍生命故事中的一个个特定元素,从而揭示地球生命在时空中的进化过程,以及人类在其中扮演的愈发重要的角色。作者玛丽安·泰勒巧妙地引入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概念和新近数据,通过生态保护、人工生命等具有启发性的话题,绘制出一幅动荡不安又生机盎然的行星画面。
本书还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全球各地正在进行的重要生态保护项目,其中包括中国近年来对珍稀和濒危物种所做的研究与保育工作。
活动现场,王西敏问现场读者:如果外星访客想要收集地球上有纪念意义的十种生命形式,他们会选择哪些物种?读者踊跃发言,蟑螂、长颈鹿、茅根草、海豚……而《鹦鹉螺与长颈鹿:10 章生命的故事》里的十种选择,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是蕨类,因为它是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而植物塑造了地球的大气层。其次是病毒,因为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第三个是鹦鹉螺,它是和菊石同时代的“活化石”,在过去五亿年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此外还有反映“岛屿巨人症”的豪勋爵岛竹节虫、一度被认成植物的海绵、世界上最多的哺乳动物人类、进化论的经典代表长颈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