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教育

教育的美好样态

■江苏徐州培栋实验学校 蔡沛东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鹿晓熙

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家”文化;三个样子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学校命名为“培栋”,其教育愿景不言而喻——为社会育才,为国家培栋。为把愿景变为现实,我们锚定学校的发展与未来,用“三个样子”擘画蓝图,引导师生踔厉奋进。

关键词

鹿晓熙:蔡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您且行且思,积极倡导:学校应该有学校的样子,教师应该有教师的样子,学生应该有学生的样子。这些朴素的话语中饱含着对教育的美好样态的定义与追求,您能就此话题谈一谈吗?

蔡沛东:好的。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毫无疑问是培栋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与追求。我们学校命名为“培栋”,其教育愿景不言而喻——为社会育才,为国家培栋。为把愿景变为现实,我们锚定学校的发展与未来,用“三个样子”擘画蓝图,引导师生踔厉奋进。

鹿晓熙:您对教育情有独钟,平生只想办一所理想的学校。目前,您在徐州办起了颇有影响力的培栋实验学校。您能具体地描述一下徐州培栋实验学校的样子吗?

蔡沛东:我们学校创办于2016年,引入全球“第三代学校建筑”设计理念,努力把学校建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这里,让每一处场景都会说话,每一株花草都有故事,每一幅图画都蕴含文化韵味和美育功能。整个学校占地60亩,为欧式建筑群,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其中高规格“两大一小”教室、超宽走廊学习街、现代化教学设备、创客实验室、开放式中央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等创新设计,为师生创造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场”“生活场”。

把学校办成读书的地方。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胸藏万汇,方能笔有千钧。学校拥有开放式的中央图书馆,学校的走廊、学习街,都设开放式的书架。我们学校处处可以见到书,时时可以读到书,让读书成为师生生活的常态,成为最美的姿态。

让学生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学校拥有艺术空间和音乐空间,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接触音乐、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让学生从小都能爱上音乐,为生命种下美的种子。美好的一天从音乐开始,师生每天早晨到校可以在音乐空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愉悦身心。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而且为每个班级开设体育专项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运动之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把学习街变成学习成果展示的窗口。学校设有“学习街”,开设了学习书吧、作品展厅、学习剧场等功能空间。定期展示学生的学习作品,让同伴的优秀“成果”影响同伴的成长。

把学校办成劳动教育的地方。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块绿植园,班级之间比赛谁种得更好,一年四季繁花簇簇,草色青青,瓜果蔬菜,应有尽有。这样,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目前,我们努力把学校的办学愿景变成风景,把风景变成学习的场景,把学习的场景变成学校的美好样子。

鹿晓熙:成功的学校,永远是优秀的人想要为之工作的地方。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师团队,才能办出好的学校。您能具体地描述一下徐州培栋实验学校教师的样子吗?

蔡沛东:我是这样定义培栋教师的样子:有学识,有个性,有特色,有“绝活”,讲究仪表,有学者风范,爱读书,不断完善自己,引领学生发展。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师群体需要培养、锻造。如何锻造这样的教师队伍?

第1,我们用文化照亮学生的美好未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个好的育人观,这也是学校精神与灵魂的体现。因为育人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观、课程观和质量观。学校秉承“人人是才,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以“小班化、差异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品行端庄、学业优秀、世界眼光”的优秀学生,实现“为社会育才,为国家培栋”的办学愿景,为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道。

第2,我们积极营造热气腾腾的“家”文化。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0人,特级教师6人,正高级教师6人,教师阵容强大,结构合理,队伍稳定,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而广受赞誉。如何凝聚这一大家人?用“家”的力量来凝聚教师的精神,用“家”的温暖来培养教师的情感,用“家”的温馨来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作为校长我深知,只有教师幸福了,学校才能发展。我努力做老师们的朋友、导师、兄长、知己,为职工建设平安之家、效益之家、创新之家、和谐之家,积极营造舒心、顺心、开心的“家”文化氛围。在培栋,教师员工之间不仅是同事,还是战友,更是家人。

第3,我们鼓励教师人人争做奋斗者。培栋学校温馨如家,我们的团队是一群重情义、讲规则、有梦想、敢拼搏的追梦人。培栋教师的奋斗精神源自四个方面:

一是文化影响,做追求发展的教师。理想信念是教师成长的动力支撑,道德情操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创建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用“四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好教师标准影响教师团队,选择“为社会育才、为国家培栋”之大道,形成“合伙奋斗、抱团发展”之合力,做“有方向感、追求发展”的教师。

二是项目探究,做追求进阶的教师。扎实学识是教师成长之基,是教师品德与教学能力的涵养之源。“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鼓励教师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去。以“项目研究”引导教师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项目探讨、分析寻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项目探究中锻铸提升教师综合育人能力,做追求进阶的教师。

三是教育实践,做追求卓越的教师。发展创新是培育未来人才的时代之需,我们借助“三度·四向·五力: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型建构与实施”,增强教师团队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改革实践,努力成为学用一体、学研一体的教师,促进教师的集群发展,做追求卓越的教师。

四是使命担当,做追求幸福的教师。努力奋斗是教师幸福的实践途径,“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我们努力提升教师自主发展境界,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做追求幸福的教师。

鹿晓熙:教育的世界,是与孩子生命相遇的世界。学校,因拥有担当而创造教育未来;教师,因热爱学生而拥抱世界未来;学生,因全面发展而阔步人类未来!“阔步人类未来”是非常美好的姿态,您能介绍一下培栋学生的样子吗?

蔡沛东:教育于我,是发乎于心的。培栋学生要有独特的气质:自律,自觉,自由,灵动,有格局。作为未来教育的探路者,我们坚守“人人是才,因材施教”的初心,积极构建“全环境育人、全过程育人、全课程育人”生态链。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天真灿烂地笑,我知道教育的幸福在哪里。教育赋予孩子的幸福包括他们成长中每一天的幸福,这个“幸福”不是抽象的,应该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幸福生长,我们着力提升学生的“四个指数”:舒适指数——营造“家”文化,设计“暖”环境;活力指数——设置体育专项课,开设心育课程;仁爱指数——开展“爱与责任”主题教育:“我爱我,对自己负责”“我爱你,对他人负责”“我爱爸妈,对家庭负责”等教育活动;书香指数——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学校的每件小事都是我们为孩子们设计,调动孩子们所有的感知力:去看、去听、去感受、去记录,引导孩子发现美好事物的价值,获得积极生活的乐趣与活力,让每一个孩子身上有力量、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光亮。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认真思考的脸,我知道孩子的“学业优秀”将会如何发生。学校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形成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贯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小班化、走班制”教学模式,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栋名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案”,紧扣重点、难点、热点,成为高效课题的有力抓手和迅速提升学业成绩的关键。我主张学校无处不课程,课程无处不育人,认真抓好“三种课程”:(1)夯实“基础学力”课程。认真抓好国家课程,以德培根,培养品行端庄的学生;以智固本,培养学业优秀的学生;以体强身,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以美化人,培养审美眼光的学生;以劳夯基,培养奋斗创新的学生。(2)落实“发展学力”课程。语文认真落实每日一诵,数学认真落实每日一题,英语认真落实每日一句,音乐认真落实每周一歌,美术认真落实每周一品,选修课程认真落实趣中学、做中学、探中学。(3)执行“创新学力”课程。积极开发大单元课程,认真上好图书馆课程,积极推动融创课程,定期举办研学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些体验的机会;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培养学生真趣味、真体验、真探究、真智慧,学会融会贯通,为人生服务。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运动场上奔跑,我知道“身心健康”的孩子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主要通过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阳光健康”的特质。一个人的意志磨炼到家,才能拥有最勇敢的心。例如,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场景化设置和形象化表达,引领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之重要,从小懂得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我们学校开设近20门身心健康类兴趣课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培养学生阳光开朗、乐观向上、坚韧耐挫的性格。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侃侃而谈,我知道“世界眼光”的孩子如何诞生。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们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签订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协议。学校经常选派和组织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交流,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并为有意向到国外就读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选择。我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学子,成为面向未来的世界公民。

鹿晓熙:培栋实验学校作为未来教育的探路先锋,理解未来教育内涵和本质,着力教育美好样态建设,努力打造未来教育所必需的学习生态、环境生态、智能生态和组织生态,立足于“现实沃土”,定能生长出“金灿灿的希望”。谢谢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