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欧阳科谕
菜市场是一方人间烟火的大舞台,聚拢的是烟火,摊开的是人间。它最接地气、最琐碎、最真实,也最艳丽。它还是个信息交流的场所,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能让你洞察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乃至历史文化。
活跃其间的是一个个色彩缤纷的摊位,驻守其间的是一群生机勃勃的摊主。有饱经风霜历尽生活磨炼的年过半百的老摊主,也有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三十岁左右的小青年。经营这些摊位的大多数是夫妻档。夫妻档是最亲密的搭档,齐心协力,同甘共苦。
我在卫桥新村居住已有27年了,家附近的菜市场几经改造提升已有一定规模。主业为菜市,另有做窗帘、卖服装、修钟表等30多个摊位。
我27年前结识的第一位是做窗帘的李姓摊主。当时他只有34岁,夫妻俩从纺织之乡南通来创业。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他们租住一间小平房,前店后宿,在门外搭个棚子烧简单的饭菜,有时一根莴笋就是一天的菜。他牢记家传祖训:开店容易,守店难。20多年来夫妻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苦熬苦挣,历尽五次搬迁才安定下来。安装窗帘必须得爬高下低,有次李师傅不慎从梯上跌下,右肩骨裂,竟忍痛用带子把肩膀缠住,左手在下方托住右肩坚持打电钻,为顾客装好窗帘。
李师傅对我说,窗帘是耐用品,要能吸引客源,一靠精心贴心的服务,二靠紧跟时代,提升布料品质和丰富花色图案。常年打拼中,有时老公倔脾气上来,老婆主动让步;老婆常年踩缝纫机腰椎疼痛,老公每每让她多休息。
近年,他们在网上意外火了一把。原来是有热心顾客把他们这小店面拍照连同定位发在网上。于是就有顾客从句容、高淳、燕子矶、仙林大学城过来。已60岁出头的夫妻俩着实兴奋了一把。生意更红火,还承接了做军用迷彩棚的大单,蹲在地上四五个小时裁剪,既累又开心。
他们已在附近买了65平方米的房子,还买了车。孙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了,日子蒸蒸日上,他们很满足,准备再忙上几年就歇业去云游四方了!
菜场里还有两对50多岁的邻居摊主,一对卖豆腐,来自盱眙;一对卖水产,来自安徽合肥。我结识他们也有十几年了,两位女摊主开朗、健谈,男摊主埋头干活,言辞甚少。她们告诉我,多年来凌晨两三点就起床,一家忙着做豆腐,一家忙着去众彩市场拿货。每次都把新鲜的卖给顾客,不新鲜的自己吃。
夫妻俩有时也免不了有争吵、有委屈,但都守住一句老话,“人无笑脸不开店”,有顾客来了,抹去眼泪迎客,遇到艰险困难共同扛。今年八月半前夕超强台风来袭,卖水产的老公凌晨要开车去众彩拿货,老婆不放心,执意陪老公同往,一路紧盯路况。两位女摊主体谅老公太劳累,中午都让老公先休息。有时女摊主生病,能扛就扛,实在不行去医院拿点药又匆匆忙忙赶到店里,守摊位。
我和她俩交谈时,她们都笑嘻嘻对我说,哭也是一天,苦也是一天,不如高高兴兴过一天。她们还说,现在有房有车,有孙辈了,她们相信未来会更好,等做不动了,就回老家休息。
再说三对年轻的夫妻档,都是30多岁的年纪。我在疫情期间结识了一对卖蔬菜的小夫妻,来自泗洪,现在住在湖熟。小伙子个头不高,皮肤黑黑的,卸货、卖菜手脚特别麻利,一直面带微笑。他俩每天凌晨四点多起来,开车带来最新鲜的各色蔬菜,三四个小时就被大家争相购买一空。夏天带来自己种的大西瓜,他豪爽地剖开一个,切片请第一批顾客品尝。汁水多,甜味足,大家赞不绝口。收摊后,他们马不停蹄赶回家。他承包了37.8亩地,种蔬菜、水果还有点水稻和小麦。居然还养了鸡、鸭、鹅、羊。我心想忙得过来吗?小伙子告诉我,他雇了4名工人,一起干活。他满脸自豪地说:“我还建了30个大棚,平均长五六十米、宽八米。我还购置了三台农用机刨地、开沟、播种,还配置了自动浇水装置。”平时他还忙里偷闲在朋友圈里发视频,向大家通报地里蔬菜长势情况。听了这些话,我从心中对他刮目相看!他们有一双儿女,手机微信头像是幸福的一家人。小夫妻俩有时也会浪漫一下。今年夏天小伙子带上妻儿自驾游去了青岛,坐卧沙滩,看蓝天、看大海,好不惬意。
菜场里今年才进入一对来自河南商丘的小夫妻,摊子上整齐摆放的现场制作的各色面点有三十来种。五颜六色,挤挤挨挨,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他俩身材较高,凌晨三点左右到摊位,小伙子撸起袖子忙着揉面制作、姑娘打下手帮忙上、下货,布台、摆放,配合默契。今年夏天连续高温,小小店铺里摆放两排十五层大蒸笼,直抵屋顶,还有电蒸炉、电烤箱、电饼铛,热气扑面而来。小伙子满头是汗,真让人心疼。小夫妻俩既肯吃苦又肯动脑,追求精致、适口、美观。各色面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方有圆、有甜有咸、有硬有软。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染上红、黄、绿等各色的开花馒头。那馒头从底部开出三瓣花,每瓣有四五个均匀的折皱,活像盛开的花朵,又香又甜,让你又想品尝又不忍下口。还有那整屉的大圆发糕,撒上红丝绿丝,点缀颗颗红枣。这色彩均来自南瓜、紫薯、红糖的汁水。小夫妻告诉我,他们又累又忙为的是老小平安。每年暑假两个儿子来这里是最幸福的时光。
菜场里还有一对最靓丽的小夫妻,清纯得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姑娘常着一身裙装,皮肤白皙。他们摆豆制品摊。小夫妻是初中同学,如今已有一对五岁双胞胎儿子,姑娘仍是小伙子心中的宝。他们的生意不缓不疾。我和姑娘交谈时,不时有顾客来,她都笑脸相迎。他们心中怀有诗和远方,并不打算在这待一辈子,有合适的地方就挪窝。但在这待一天,就要耐心、细心地接待每位顾客,介绍物品,绝不售卖不新鲜的,不新鲜的卖出去心里会不安。
这几对老少夫妻档是我们菜场多对夫妻档的代表,也是社会广大基层劳动者的缩影。他们很平凡、很普通。老的风雨兼程,走过泥泞坎坷,而今均有车、有房,有孙辈,虽苦亦乐。小的处于爬坡阶段,和老的一样吃苦耐劳。但他们活在当下,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老少夫妻档用心、用力、用情服务大众,维护一城烟火,祝他们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