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座诗画城市
扬州,一座浸润在诗词里的城市。它在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里,在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里,在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里……
扬州,一座历史与风景并存的城市。瘦西湖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都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扬州的西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融合了南方秀美和北方雄伟。漫步瘦西湖,映入眼帘的便是徐园。建于1915年,是为纪念徐宝山而建的祠园。园门如满月,门额上“徐园”两字,一楷一草,别有风味。
瘦西湖的白塔,虽仿照北海的白塔而建,但比北海白塔略见清瘦修长。站在塔下,你会看到纯白的塔与晴天的蓝相交,更显出诗画般的美。
来到瘦西湖,你还会发现有各式各样的桥,唯有一座相当显眼,那就是五亭桥。站在桥上,极目远眺,水天一色。尤其在圆月当头,桥下十五个桥洞中都含有一个月亮,这绝妙奇境,如梦如幻。
当然,说到扬州,怎能不提到扬州美食呢?扬州的早茶,汤包肯定是不能少的主角,皮薄汁多,一口下去,汤汁融入口中,给味蕾以极致的享受。在扬州,你还可以尝到正宗的淮扬菜,那鲜美的味道定会让你回味无穷。
扬州,不仅仅是一座旅游城市,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城市。
六(1)班 乔若楠 指导老师:仲德宏
夕阳之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年之中有无数次夕阳西下,可我觉得最美的便是那秋天的落日。每天傍晚,当你走在湖边的小路时,总能见到水面一半是落日的余晖,一半是青翠的色彩,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秋天的夕阳,是这个季节最美好的时光。太阳退去了午时的那一抹耀眼,只剩红艳的微光。天上一半红一半蓝,仿佛水火之间的纷争。树棵棵挺立着,不管是白杨还是湖边杨柳,都统一染了黑,远看就像嵌入了这红彤彤的背景。
咦?是哪儿来的香味?转头一望,是隔壁的老爷爷在家里做饭菜,烟囱里缓缓飘出的烟带着菜香一同踏入云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太阳只剩个脑壳了。又是一阵芳香飘来,原来是田里的稻谷成熟了,金灿灿的,与这暗淡的天色相比显得格外突出。
说到秋天的夕阳,肯定有人会联想到红灿灿的落叶。风吹来的“沙沙”声,与那悠长的鸟鸣组成了一首交响曲。落叶一片片地被风摇了下来,落在手上,红艳艳、黄灿灿的,放在湖上就成了小舟。“扑通”,鱼儿跃出了水面,溅起点点水花。
天彻底暗了,所有的美景美物交融在一起,如果这是一幅画,那画的作者可太了不起了。我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走了。这乡村的夕阳之秋,美绝了,妙极了!
六(3)班 牟宸汐 指导老师:邓宝莹
音乐,让我入迷
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最让我入迷的莫过于那美妙的音乐世界。
从小,我就对音乐有着特别的感情。记得第一次看到钢琴家在琴键上挥洒自如,那流畅的旋律、丰富的情感,让我瞬间被吸引,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从那时起,我便知道,音乐将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尝试自己弹奏钢琴。起初,我只能弹出简单的曲子,但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感到无比兴奋和满足。当我第一次完整地弹奏出一首喜欢的曲子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仿佛自由地遨游在音符的海洋中。
除了弹奏钢琴,我还喜欢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无论是古典的优雅,还是流行的时尚,甚至是民族的独特,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够触动我的心弦。有时,我会在雨天静静地听着音乐,雨声和音乐交织在一起,仿佛能洗涤心灵,带来一种宁静和安详。
音乐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灵魂的慰藉。每当我遇到烦恼和困惑时,我总会找一个安静的时刻,静静地听着音乐,让它带走我的忧愁。
音乐,让我入迷,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多彩的世界。
六(4)班 顾兴宛 指导老师:冯永华
我的海边之旅
暑假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我和妈妈、姐姐、干妈一同前往海边游玩。
还未到达海边,那热闹的景象就透过车窗映入我的眼帘。路边有许多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商品展览。泳衣的款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五颜六色的游泳圈就像一个个彩色的甜甜圈。
来到海边,沙滩上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和姐姐像两只脱缰的小马驹,迫不及待地朝沙滩飞奔而去。我迅速脱下鞋子,让脚丫与海水来了个亲密接触。嘿!一个大浪朝我涌来,我像一只敏捷的小袋鼠向上一跳,成功地躲避了浪花。实在是太好玩了,海浪就像舞动的长绳,我又接连跳了几次。这有趣的场景把姐姐也吸引了过来,我们一起享受“跳浪”的乐趣。
玩累了之后,我和姐姐坐在沙滩上挖一条大水渠。我们像两只勤劳的小鼹鼠,不停地挖呀挖,大水渠终于挖好了。调皮的浪花像是热情的访客,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大水渠灌满了,还留下了精致的小贝壳作为礼物。小贝壳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就像洒落在沙滩上的星星。
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幸福。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海边之旅!
三(6)班 朱君砚 指导老师:顾方娟
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风乍起,落叶纷飞,秋天像一位画家,用多彩的画笔涂抹着大自然的色彩,描绘着收获的喜悦。
看!画笔一挥,秋风轻轻地吹过,如同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脸庞。秋风拂过树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树叶有的已经泛黄,像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颜料;有的还带着一抹翠绿,似乎在留恋着夏天的气息。风一吹,树叶纷纷飘落,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后轻轻地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地毯。
看!画笔一挥,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浪与蔚蓝的天空相接。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看,画笔一挥,果园里那橘红色的柿子犹如一个个小灯笼,点缀在蓝天之下。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像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黄澄澄的梨子,你拥我挤,争着抢着要人们去采摘。
哦!秋天,这位伟大的画家,给了我们绚丽多彩的景色、果实累累的枝头……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它的美丽与魅力。
四(5)班 徐梦萦 指导老师:李玲娣
每一处都是风景
暑假,我和哥哥、妈妈计划着去哪儿玩,详查攻略,我们决定去风景秀丽的黄山。
黄山之美始于松。刚到黄山脚下,抬眼望去,一棵棵松树映入眼帘,有连在一起的连理松、抱在一起的团结松、像竖琴的竖琴松,还有龙爪松、黑虎松……但最出名的还是迎客松,它的一侧松枝,像一位热情的主人所伸出的手臂,在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宾。
黄山之美基于石。黄山有很多怪石,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其中,仙桃石,就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奇妙。
黄山之美蕴于云。山顶的云似大海,一眼望不到边。用手去摸,是一股清凉的气息;用眼去看,是一股若有若无的气体。被云占满的天空中,像是多了一些更为美妙的东西,柔软得好似棉花糖,更像一群纯洁的精灵。看!它们让蓝天做幕布,自己做主角,有几只云雀掠过,留下啼啭鸣叫的回声,形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爱黄山,更爱这奇松、怪石和天上的云彩。
五(6)班 张嘉怡 指导老师:凌朝妹
国庆假期的别样体验
清晨,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大地上,蒙上了一层金色光辉。来到汪曾祺纪念馆,第一眼便让我惊讶不已,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让我想起暑假去长沙时排队的情景。我赶紧去找妈妈拿上志愿者马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拿着宣传单页在门口分发给排队的人们,并向他们介绍这个“可爱的老头儿”。作为一名学生,我心里无比自豪,这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寻找我们的文学大师汪爷爷。
纪念馆里人潮涌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仿佛在向祖国母亲献上诚挚的祝福。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过得十分充实与美好。
三(4)班 南懿 指导老师:蒋舟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他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我付出。
爸爸每天下班后衣服总是湿的,看着那湿漉漉的衣服,我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尽管他平时对我很严格,但他的本意是好的。“子不教父之过”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也说明他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好爸爸。
有一次我作业没写完就出去和好朋友玩了,回来时爸爸问:“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我支支吾吾地说:“没,没写完,对,对不起爸爸。”爸爸说:“学习是要劳逸结合,但更要分清主次,以后写好作业再出去玩。”“爸爸,我知道错了!”之后,我便慢慢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新学期开学了,许多书都要包书皮,我一回到家,爸爸就对我说:“包书皮的事交给我,你快去吃饭,等你吃好饭,书也包完了,这不两全其美嘛。”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幸福。吃过饭,写完作业,爸爸果然把书都包好了,我一边把书收进书包一边对爸爸说:“谢谢您。”我一蹦一跳地跑回房间,当转头看见爸爸才坐到餐桌旁吃饭时,不争气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没敢让爸爸发现,于是我钻进被窝,睡梦中仿佛又看见爸爸为我忙碌的身影。
父爱如山,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他的骄傲。
四(1)班 刘梓诺 指导老师:徐长秀
我的好朋友“汤汤”
一片垂到额头的刘海、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张樱桃小嘴,这就是汤歆瑶同学。她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她为人和善,我们都习惯叫她“汤汤”。
她的特点是文静。上课时,她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出的题目她经常能答对。下课了,她会默默做总结,不浪费一分一秒,之后又继续一声不响地看课外书。
她有时也很俏皮,喜欢和别人开玩笑。那次课间,我去找她玩,却听她的同桌邵英杰说:“汤汤出去了,待会儿回来。”可我在她的座位上足足等了五分钟,她还是没回来,我刚一回座位,她就从教室后面冒了出来,于是邵英杰又大声对我说:“她回来了,你过来吧。”当我再次来到她的座位旁时,上课铃响了,我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座位。我看向她,却见她正和邵英杰捂着嘴偷笑,我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是被她们俩联手捉弄了。
她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英语课代表。每次收作业她都会清点好每组的数量,用便利贴将作业名单明确标注出来,让老师看得非常清楚。
这就是汤歆瑶,一个文静、俏皮又认真负责的女孩。
五(5)班 乔寿钦 指导老师: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