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体育/聚焦

绿幕抠像、AI合成虚拟工厂

直播带货“工厂直发”有多少是真的?

视觉中国供图

一个卖糖果的直播间,主播被“埋”在糖果堆里,看着这堆积如山的糖果,就好像来到了糖果屋。有好奇的网友说想看看全景,结果立马就被主播踢出了直播间。另一个直播间,一人坐在流水线旁边组装产品,有网友在评论区问能否观看工厂实景,很快就被禁言。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直播间打着“工厂直发”“工厂实景直播”等口号进行带货,其实直播间是精心搭建的,其背景可能只是静态图片或循环播放的录播视频,抑或用绿幕抠图等技术合成的虚拟场景。

主播宣称工厂直发,观众求实景被拉黑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随机选取了20个宣称“工厂直发”的直播间,发现这些直播间采用了相似的话术和布景,却难以提供真实的工厂场景。一旦观众要求其展示真实的工厂场景,他们直接避而不谈或迅速转移话题。

在某品牌折扣男装直播间,一名主播反复强调:“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价格划算,品质保障。”当记者以顾客身份在弹幕中询问“是工厂直发吗”,该主播回应道:“我们家专供各大商场,做男装已经40年了,价格特别给力。”记者进一步要求展示工厂实景时,主播没有回应,客服则以文字回复:“款式太多,没法展示,每款都有实拍图,喜欢就拍下。”

另一个名为“工厂直发”的直播间则采用了循环播放切肉机切片的动态影像。主播声称这是“河北工厂直发的切片机”,当记者咨询如何证明时,主播沉默了一下,随后跳过该问题,继续回答其他弹幕疑问。

在一个香肠带货直播间,一名主播坐在镜头前讲解,其背后的白色背景墙上贴着一张A4纸,上面写着“工厂直卖”。主播称自己正在工厂进行直播,环境不太好。当记者询问能否拍下工厂车间时,对方以正在直播、不方便为由拒绝。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直播间的背景很有可能是假的,用户在屏幕上看到的工厂流水线,实际上是临时搭建的“伪流水线”,看似繁忙实则是同一批商品来回倒腾,“实际上是精心搭建的‘虚拟工厂’”。

“这些直播间的目标受众是辨别能力较低的人群,比如老年人,一听到‘工厂直发’或‘源头工厂发货’等,就以为性价比很高,迅速下单。”在某直播技术公司工作的岑林(化名)说。

绿幕抠像或AI合成,即可打造虚拟工厂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以“工厂直发直播带货”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用户发布视频攻略,称“在家里就可以搭建工厂带货的场景”。记者以主播新人的身份联系对方。对方回复称:“我们提供这种打造场景的软件。开播时只需在大白墙上挂一块绿幕,就能用软件生成逼真的工厂或仓库背景,非常省钱。”

他还建议:“如果新人一开始不适合做带货,就可以从搭建直播场景或拍视频切入,这个赛道也很赚钱。只要账号粉丝数足够,商家就会主动找上门,接单带货也会变得轻松。”

经深入调查,记者发现,搭建一个所谓的“工厂直播间”并不复杂,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借助传送带等道具巧妙伪装,营造出虚假的生产流水线运作场景;其二,通过绿幕抠像、AI合成等高科技视觉特效技术,构造直播画面中的环境背景。

还有部分商家向记者分享了直播间传送带展示效果的实拍视频。视频显示,客户可以采用双面胶将待展示的商品牢牢固定在传送带上,当传送带启动后,商品便会在短距离内循环展示,从而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商品源源不断、持续产出的虚假场景。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就能实现“工厂直播”,看似在工厂流水线上直播,实则传送带只有一小节,旁边可以放补光灯调节亮度,模拟更为真实的工厂流水线场景。

此外,记者在社交平台检索发现,有些账号打着“AI直播教学方案”“绿幕教学”的标签,宣称可以帮助打造直播场景。记者联系到一家做技术软件解决方案的工作室。其负责人张先生介绍,工作室有三套系统,“软件应用于无人、半无人、真人直播,三套系统可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选择单独或搭配使用。三套系统单独购买都在3500元左右,一次购买后不限时使用,两个软件搭配购买可再优惠几百元。”

直播套路防不胜防,诱导购买涉嫌欺诈

在记者调查的20个宣称“工厂直发”的直播间,主播普遍使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等话术。

业内人士介绍,从开播留人、促成交易到催单下单,各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语言模板。这些套路不只是吸引人停留观看,还能一步步推动成交。此外,平台对工厂场景的审核相对宽松,使得此类直播间大量存在,一旦流量达到一定规模,主播就可以通过带货佣金轻松获利。“越贴近生产流程的直播间,越容易获得用户信任、激发购买欲,采用生产车间或工厂、果园、乡间等场景,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业内人士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尹旭看来,以“工厂直发”“工厂实景直播”为噱头的虚假直播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并涉及虚假宣传等问题。

虚拟场景须作标识,完善信用积分管理

记者注意到,除了搭建虚拟场景这一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买回来的玩具、纸巾、零食等,无论分量还是质量都不如直播间展示的那般,明显货不对板。

专家表示,直播间在使用AI生成或深度合成技术时,必须进行明确标记。另外“平台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信用积分管理体系,明确将未遵循诚信原则、故意使用误导消费者的AI合成内容的直播间列入信用积分黑名单,并根据情节轻重实施相应的信用惩处措施,如限制其账号功能、降低信用评级乃至永久封禁等。此举不仅能够有效震慑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还能激励广大用户自觉遵守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良好秩序。”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说。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