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7时30分,2024南通海门马拉松赛在謇公湖畔鸣枪开跑,来自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的万名跑者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加油声中涌出起点、踏上征途,在奔跑中领略旖旎风光、尽享运动快乐。
42.195公里,既是首届“海马”的比赛距离,也是一段感受海门自然风光、城市底蕴的悦心之旅。赛道上,城是人的景,人亦是城的景。本届“海马”赛道经过精心设计——以体育中心为起点,途经謇公湖生态公园、謇公湖植物园、江海商务大厦、海门沿江生态景观带、海门保利大剧院、之琳湖、江海博物馆、江海文化公园、海门电视塔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广大跑友在奔跑中畅享海门城市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跑一场马、赏一座城。首届“海马”赛道,如同一幅宜人画卷,绽放海门“人文”与“自然”的无限魅力。通过马拉松赛事,海门将“张謇故里、诗画海门”的独有风情展示在世人面前,让广大跑友脚踩“最美赛道”,饱览江风海韵,“海马”正成为海门展示城市形象、彰显城市文化的闪亮名片。
健身队、艺术团来到11个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欢乐腰鼓、海派秧歌、舞蹈串烧、非遗展示等轮番上演。欢呼声、加油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将赛事氛围推向高潮。
业内人士说,办好一场马拉松,需要“做一万件事”,都完成了,最终才能呈现给大家一场圆满的比赛。一场6小时的马拉松赛事,需要调动公共交通、公安、医疗等诸多部门、单位,甚至连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市民,也需要为比赛做出一些改变。
首届“海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赛场上,高效的组织、热情的市民,无不体现出海门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包容与好客。一场“海马”既是万名跑者的运动盛宴,更是海门这座城市的全民盛会。每一名市民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到赛事之中,他们或走进赛场,或成为观众,或加入志愿者行列,或自觉为比赛让道……马拉松,凝聚着城市文明共识,展现了市民文明素养。
今年“海马”期间,赛事组委会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明确到岗到人,任务分配精准到分钟。在指挥部统一调配下,各团队井然有序、各负其责,为跑者提供优质服务,尽显海门城市温度。
严密的赛事组织、完善的后勤保障、友好的海门市民,让跑友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尽情享受比赛乐趣。海门也赢得了跑友、外界的一致好评。“海门市民太热情了。”来自肯尼亚的Leah Cheruto获得半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她表示,自己能夺冠得益于平坦的赛道和沿途观众的热情呐喊,在海门跑马拉松让她十分享受。
海门是一座追江赶海、不断追求卓越的城市,首届“海马”的成功举办,再次诠释了马拉松精神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鸣。
跑一场马、赴一座城。马拉松参与面广、影响力大、产业链长,短时间内带动了住宿、餐饮、旅游、体育装备等领域消费,从长远来看则能推动城市文体旅商产业融合。马拉松跑出了经济新赛道,也跑出了城市美誉度。
办赛是名,推动城市发展是实。海门以“海马”之名让世人看到了江海门户的城市软实力,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硬追求。近年来,海门深入挖掘独特的江海文化、张謇文化、乡村文化、动漫文化、足球文化等特色文化,传承城市文脉,赋能城市繁荣,让旅游“热”起来、文化“火”起来。此次“海马”开赛前,海门推出了“状元故里祈福游”“江风海韵漫慢游”等精品线路。一场赛事,让大家尽赏海门美景,尽享海门美食,尽品海门文化。11月10日前后,海门城区众多酒店客房爆满,“海门山羊肉”等特色美食被跑友刷屏。“海马”带来的流量变成了消费增量,创造了新的城市效益增长点。
谋赛即谋城,海门举办马拉松赛事,就是以赛为媒,多维度多层级打开城市之门,在顶级活动中,获得社会各界关注和认可,不断提升海门影响力、吸聚力,将体育赛事转化为具有融合效应和带动效应的强大引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通讯员 海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严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