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人在旅途

□南京 吴晓平

秋高气爽,和群友自组一小团,去盐城看丹顶鹤。

领队元阳是旅游达人,对各地美食了如指掌。行前就叫我们别吃早饭,留着肚子,去泰州吃早茶。一行十多人,大都年逾花甲,最大的已过古稀,进公园无须买门票了。岁数大,肚子亦大,美食当前,一个比一个能吃。到了泰州老街,寻一家百年老店,我们包一大桌,豆浆、干丝流水般端上,秧草包、三丁包、大肉包、鲜肉虾饺……一笼笼堆得小山般高。服务员报着品种,我们一个个往盘里搛,感觉就是一群饿神下凡,边吃边赞,大快朵颐!还没丢筷,就有人叫服务员,好不好打包往家带?元阳赶紧打拦头板,说出来要玩两天哩,这么早拎手上,路上不颠散也捂坏了。“这一路好吃的多着哩!”元阳说,“明早到盐城海边吃小吃,鲜掉你们下巴颏!”

一群大妈级驴友,真让元阳烦神。出发前就叫大家轻装上路,不要带吃的。可这些过日子的女人家,烦不了,穷家富路,水果零食带了一大堆,素琴还特地买了六合猪头肉、捆蹄,害得晚餐时“八大碗”尚未上桌,群友已经塞了个半饱;金凤更是过分,除了一大包零食,还从网上买了两大包水果,一路上往人手里塞,吃个不熄火,气得元阳大骂,你们都有几个胃啊!其实元阳自己也是好佬,次日早餐见这家虾饺特别好,偷偷买上一笼带回家,还解释说老妻特地关照的。金凤有样学样,也叫上两笼,说儿媳平时工作忙,难得出来,带回去给她尝尝。驴友们正夸她是个好婆婆,一道出来的儿子嘟囔说,恐怕也不仅是好婆婆吧,我妈舍不得我家90多岁的爷爷,每回出门都要带好吃的给她老爸。曾经在群里读过金凤的文章,当年她刚进初中,就全家下放,父亲胃不好,吃不得苏北的粗面杂粮,她不得已嫁到南京附近的安徽农村,才救了老爸一命,也救了全家。如今苦难日子远去,老爸已然高龄,金凤依然这般孝顺,真令人肃然起敬!

细想,跟这帮群友走得近,不仅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经历,而且这帮上有老、下有小的同龄人,大都是些好儿子、好儿媳和好爷爷、好奶奶。你看,难得出来舒坦两天,一个个手机频繁,不是烦神家里孙子上幼儿园没人接,就是担心媳妇不会烧饭,儿子下班吃不好。更多的还担心自家老头儿,一个人闷在家里不会好好吃饭,恨不得将自己刚才吃的鱼汤馄饨、蟹黄包子,直接快递回家。孺慕之情,夫妻之爱,溢满车厢。

沿海边一路吃过来,群友们边吃边带,人在旅途,心系家里,下午返程时,一个个大包小包拎上车。我说你们这不是旅游,是还乡团团购啊!群友中岁数最小的桃叶渡更是过分,昨天上车时就大包小包背得像骆驼,全是她自家做的蛋糕、面包,此刻为了能腾出一些空包来,带一些好吃的回去,就将面包拼命派送。说起来她也年过半百了,只因长得雪白玲珑,我们都喊她小朋友。我说小朋友你不能这样自私嗳,你为了让你家老公吃上一口新鲜好货,就把你的破面包硬塞给我们。我们都是过惯苦日子的,又舍不得扔,塞得五饱六足,哪里还有肚子再吃虾饺蟹黄呢?桃叶渡就坐我后排,给我呛得半天不言语,须臾趴我耳边小声解释说,吴老师我晓得你们这一辈插过队、吃过苦,回忆起往事来我插不上嘴。但你不晓得,我也是苦水里泡大的噢!她告诉我,父亲过去是南京小开,风流倜傥,却有很重的病。隐瞒病情将漂亮母亲娶到家,就病倒在床。妈妈可怜原来也是大户人家小姐,没办法只能咬紧牙关,苦熬日脚。“打我记事起,每年三十晚上都是在医院走廊上度过的,”她说,“因为老爸大口吐血,不是躺在家里床上,就是在送往医院抢救的路上。所以我一点儿小,就会做事,挑水劈柴倒马桶,什么家务活都做,让妈妈腾出手来照顾爸爸。”病魔缠身多年,爸爸后来还是走了。母亲是老师,虽然长得漂亮,但因为有这段婚姻阴影,坚决不肯再婚,独自拉扯她和弟弟长大成人。所以她现在特别心疼母亲,“老妈退休后和我们住一小区。别看我家老公人长得不怎么样,特别孝顺,”桃叶渡说,“刚才他假马假马打电话问我晚上还回家吃饭?我让他等我,我说我带了热乎乎的虾饺、蟹黄包。待会儿他一定拍我妈马屁,屁颠颠先给我妈送去!”

“面包给我吧,”我回过头来,真诚地说,“其实你自己做的面包也好吃,真的很好吃!”

车前方,万家灯火,南京城愈来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