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拍案

申请竟需全楼邻居都同意

导盲犬进楼为何遭遇执行难?

导盲犬是专门为协助视力障碍人士安全出行而培训的工作犬,它们可以被视为视力障碍人士的“眼睛和助手”,具备协助视力障碍人士躲避障碍、找到目的地、过马路、找座位、安全上下楼梯等能力。导盲犬的选拔非常严格,真正的导盲犬要有正规机构出具的工作证,而且只会交付给通过正规渠道申请的视力障碍人士。

家住上海的视力障碍人士张先生最近遇到了烦心事,在申请导盲犬的过程中,被居委会告知,必须获得所在楼栋邻居的100%同意。“咨询了12345,今年10月有一批导盲犬已经评估好了,可以接受申请,我就直接联系了我们镇的残联,然后残联把我的申请诉求给了居委会,居委会告诉我现在没有达到100%通过,没有办法申请。我感觉蛮疑惑的,政策是哪一个标准来制定的,如果没有办法得到100%征询通过,有什么折中的解决办法?”

记者联系了张先生所在的居委会助残员李女士,对方表示前期征询中确实有一户居民明确反对。浦东新区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依据文件全称是《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导盲犬申请换证和退役事项管理办法》。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柳瑾表示,基层提到的这份文件还没有正式出台,其中是提到要遵循邻里意见,但也没有说必须100%的这样一个要求。

目前事件最新进展是,张先生了解到有住户不同意是因为怕狗,浦东新区残联、镇残联和居委会已经开始做协调工作。浦东新区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主任张越民说,邻里间如果有反对的声音,也不应该是申请工作的终点。残联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到视障人士,另一方面也不要去引起邻里纠纷,过程当中,包括基层的工作还是要多做好解释,这个非常重要。

截至2023年,我国有超过1700万名视力障碍人士。由于对导盲犬的不了解,现实生活中会有不少质疑和反对声。一位导盲犬训练师介绍,合格的导盲犬没有安全问题,但导盲犬在工作时也需要周围人尽可能不要影响它的工作。

现如今,多地都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视力障碍人士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在导盲犬的入住方面,应该考虑既要保障残障人士必要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邻居在这个问题上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但是如果要求100%,难以实现,也不切实际,可能更合适的方式是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马亮建议,可以通过积极协调、帮助以及引导来推进问题的解决。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