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聚焦

月薪4万甚至上不封顶

儿童陪伴师真能“高质量陪娃”?

“儿童成长陪伴师(以下简称儿童陪伴师)薪资多少钱一个月?不懂的点进来看:白班陪伴,每天至少工作8小时,每月工资10000元至30000元;住家陪伴,每月工资10000元至50000元;小时陪伴,每天至少工作3小时,每小时工资100元至500元;周末陪伴,每天至少工作8小时,每天工资500元至1000元”;

“与传统的阿姨和家教不太一样,他们早教、娱乐、生活都能兼顾,但是价格实在太贵了”……

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网上有关儿童陪伴师的内容逐渐增多。有些是培训机构以高薪聘请儿童陪伴师,开出的薪资大多在10000元至40000元之间,甚至“上不封顶”,在职位详情中往往有“可全英语交流”“名校/留学背景”“教育相关专业”等关键词,个别也需要会开车、有“特殊教育经验”。

这样一份看上去“活少钱多”的儿童陪伴师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高薪请来的儿童陪伴师能否达到家长想要的效果?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

据法治日报

负责提高孩童素养 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儿童陪伴师作为新兴职业,这两年来迅速崛起。在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忙于工作,很难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引导,儿童陪伴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广东省某家政公司负责人刘蓓向记者介绍,要想清晰理解儿童陪伴师的工作性质,可以结合市场上常见的三种和孩子有关的职业进行比较和判断。

“比如,影子老师主要负责特殊儿童的行为干预以及融合教育,为孤独症、多动症等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支持,帮助其发展社交技能、行为管理计划等;高级育婴师主要负责3岁以下婴幼儿的生活照料、护理和早期启蒙,有些会指导雇主科学喂养婴儿、培养婴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儿童陪伴师则负责2岁至12岁孩子的成长陪伴以及规划,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照料、全英环境、情绪引导、自驱力养成、社交能力培养等。”刘蓓说。

刘蓓注意到,儿童陪伴师要负责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因此行业内普遍要求名校毕业、具备一定等级证书(英语、计算机证书等)、有相关经验等。

在上海工作的孟瑶是一名5岁孩子的陪伴师,她给记者分享了一天的工作流程:早上协助孩子起床、洗漱,准备营养早餐,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之后开车送孩子上幼儿园。从幼儿园回来后,整理家务、准备活动材料、学习育儿知识等。下午接孩子放学,与老师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回家后给孩子准备点心,和孩子一起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亲子作业,复习当天学到的知识。结束晚餐陪伴后,开始互动游戏,如搭积木、下棋等,随后还有感统训练。最后给孩子洗澡,阅读睡前故事哄睡后,一天才算结束。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儿童陪伴师要做的东西多且专业,因此市场报价工资待遇普遍高于10000元每个月。

并非官方认定职业

谨防成为学科培训

记者检索发现,目前儿童陪伴师并没有列入人社部门的相关职业目录,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个官方认定的职业。但在采访过程中,有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想要当儿童陪伴师,必须通过考试获取证书才能从事这项工作。

今年9月底,四川省成都市的王萌接到中介机构的儿童陪伴师面试通知。一到面试地点,工作人员就不停地向其描述儿童陪伴师工作的美好待遇和前景,王萌很快被对方说动。正当其准备入职时,对方却表示想要成为儿童陪伴师必须考取两本证书,两门课程需要缴费3600元。

“我问对方能不能便宜点,自己身上只有2000元,结果对方立马表示可以,还当场给我开了票据。结果所谓的课程就是网上都能找到的视频。”王萌说,直到此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经过反复协商,中介机构才将她交的2000元退还。

在浙江杭州从业的儿童陪伴师王楠告诉记者,有些中介机构要求求职者花钱考相关证书后才会帮忙找雇主。“目前并没有儿童陪伴师统一证书,市面上有的是机构发证书,一般是学完一期课程后发,更像是结业证书,证书在不同中介机构间不一定流通,还有些会要求求职者通过英语四六级、有驾照等。但这些证书都不是由中介机构组织考的,上来就收费的一定是骗子,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看来,儿童陪伴师是否是换了一个名字的“住家教师”,是否构成违规进行学科培训,主要取决于其所提供服务的性质和内容。如果提供的服务中包含学科类培训活动的内容,如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内容涉及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知识讲解和能力训练,可以依法认定为属于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形。如果其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陪伴孩子学习、运动、玩耍,协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不涉及学科类培训活动的内容和特征,则不应将其认定为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建立完善职业标准

家长不能缺席陪伴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指出,儿童陪伴师属于尚未纳入人社部职业目录的新兴职业,因此其存在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不清晰、缺乏行业监管与自律、适用法律规范不明确等多种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以规范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明确的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当前行业缺乏明确的职业标准,求职者通过参与各种线上培训课程美化自己的教育工作经验,但实际工作后却不符合家长期待的案例有很多。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征和学习规律设置儿童陪伴师的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和职业培训等认证体系予以科学设置。

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目前该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范的交易平台和有效监管,当前部分雇用合同通过家政平台或社交网络予以建立,仍存在不缴纳社保、平台抽取高额中介费、薪酬体系不明确、权益保障机制不够透明和规范化等问题。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中介平台、从业机构和服务人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当前儿童陪伴师这一职业类型缺乏明确的定义,其准入标准、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管理监督机制有待明确。在未来的法律规范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儿童陪伴师的法律地位和监督管理机制,以保护儿童和家长的权益。

蔡海龙提醒道,专业的儿童陪伴师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难题,能够满足一些家庭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陪伴师就可以取代父母的角色和作用。如果将父母的教育职责打包完全交由第三方来履行,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亲子陪伴和亲子交流,不仅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