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文集》囊括小说、戏剧、书信、随笔这四种体裁的契诃夫代表作。著名契诃夫研究专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担任主要译者;童道明之女童宁老师精心注释,将契诃夫的魅力全方位展现在读者面前。
1
致米·契诃夫 1879年4月6日 塔甘罗格
亲爱的弟弟米沙!
正当我百无聊赖地站在门口打呵欠的时候,接到了你的来信,因此你可以判断,你的来信正是时候。你的字写得很好,在整封信里找不出一个语法错误。只有一点我不喜欢:你为什么把自己称作“微不足道的、渺小的小弟弟”?你承认自己的渺小?弟弟,不是所有的米沙都是一个样子的。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场合承认自己的渺小?在上帝面前,在智慧面前,在美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但不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
译者注:契诃夫第一封引人注目的书信,写于一八七九年四月六日,是从故乡塔甘罗格写给弟弟米沙的。
安东·契诃夫一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一八七六年,父亲经营的杂货店濒临破产,遂只身逃离故乡到莫斯科谋生,不久,安东·契诃夫的母亲和几个兄妹也去了莫斯科,只有安东一个人留在故乡,直到一八七九年秋天中学毕业。三年举目无亲的独居生活,造就了同龄人无法与之比拟的独立人格,“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就是契诃夫最早获得的人生体验。维护普通人的尊严,后来也成了契诃夫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旨。
在早期小说杰作《小公务员之死》里,契诃夫就怀着悲悯之心,摹写了一个小人物在所谓的大人物面前不断丧失“自己的尊严”的悲剧。
2
致格利戈罗维奇 1886年3月28日 莫斯科
我亲爱的、深深敬爱的佳音使者,您的来信像闪电一样震动了我,我激动得几乎要哭泣了,现在我的心灵也还不能平静。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来报答您,就像您抚慰了我的青春……如果我有什么值得尊重的才赋,那么我要向您纯洁的心灵忏悔:我自己一直不尊重自己的才赋。我感觉到我是有才赋的,但已习惯于把它看得微不足道……
我之所以写这一切,只是想在您面前对自己的严重过失稍做申辩。从前我对待自己的文学写作一直极其轻率。我不记得,哪一个作品是我花了一昼夜以上的时间写成的。而您很欣赏的那篇《猎人》是我在洗澡间里一挥而就的!就像记者们写火灾报道那样,我随随便便地、机械地写我的短篇小说,对读者和自己都不负责任……
现在您的来信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请原谅我!打个比方,您的来信对于我的作用就像是省长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务必出城”的命令一样,也就是说,我突然感到了必须赶紧行动,尽快从陷下去的地方跳出来……
我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我还只有二十六岁,也许,我还来得及做点什么事情出来,虽然时光在飞逝。
译者注:文坛前辈格利戈罗维奇(一八二二—一八九九)的眷顾,完全出乎契诃夫的意料,信开头那几句受宠若惊的话,在契诃夫书信中是绝无仅有的。
格利戈罗维奇写信给契诃夫,是因为他读到了契诃夫的小说《猎人》(一八八五),深感作者有非凡的天赋。他在赞美契诃夫的同时,也希望他要严肃地对待创作,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天赋。
《猎人》的确是一篇与契诃夫以前的幽默小品大异其趣的作品,有人还说它有“屠格涅夫的味道”。
契诃夫在信中坦承自己此前的创作态度不够严肃。他那句“《猎人》是我在洗澡间里一挥而就的”自白,后来广为流传,成了一个文坛逸闻。
后来契诃夫也兑现了格利戈罗维奇的“不要匆忙写作”的嘱咐。自一八八六年开始,契诃夫用于写作的时间并没有减少,但作品数量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八六六年为一百一十二篇,一八八七年便锐减为六十六篇,而一八八八年契诃夫只写了十二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