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卢恩俊
这个笔画简单的“冬”字,审视它的演变走向,会惊异地发现,它越走越形象。
甲骨文里的“冬”,是在一根弯曲绳子的两端各打一个结,四时尽,冬天至,表示终结的意思。
“冬”字走至金文,那段弯弯的绳子里圈了一个“日”字,像是代表温暖的太阳被什么东西包围着,自然温暖就减弱了。当“冬”走出金文,连包裹的“日”也没了,下面添了一个“仌”字,“仌”在古代就是“冰”的意思,结冰的天气,自然就更“冬”了。
“冬”走着走着,摇身一变,那根弯弯系着终结的绳子,弯成了反文状,反文下面是两个点,“夂”五行属火,怎么寒冷的冬,又“火”起来了?细思,这个简写的冬字并不简单,“夂”的下面那两个点,不正代表冰和雪吗?冰雪乃冬之最有代表意义的象征。那个属火的“夂”告诉我们,最冷的冰雪,它的心是火热的呀。
荀子《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那是水的翅翼,渐渐停止了喧哗歌唱起舞的波澜,争先恐后地聚合凝固,坚硬、冷峻、威严。翅翼的坚冰,护卫着液体的天空,让万千生灵自由翔舞。水的甲衣,一条迎接春天的河流,她的内心世界,依然是前呼后拥冲向春天。
冷艳、明洁、坚强如冰的冬,雪是她怒放的心花,她的心在燃烧,那是世界上最善德的燃烧呀!雪将树木、山丛,以及那些居所,染成洁白的火焰。雪燃烧过的土地上,水在涌动,绿在起伏,花在绽放,雪跨过春天的门栏,在万紫千红里放射光芒。如此品“冬”,冬是多么诗意、纯洁、火热、奔放、无私啊!
由此,激发灵感,赋冬字诗一首:
在甲骨文里,它打了两个结
说是系住了最后的日月
后来,它下了两枚蛋
一枚启开了春天的心河
一枚点着了春天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