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药品追溯码相关答疑。国家医保局表示,预计2024年底,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药品追溯信息查询”模块,公众可以查询到部分通过医保结算的药品追溯信息,2025年6月底前实现药品追溯码全场景应用。
国家医保局表示,正会同人社、卫健、药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文件,协同推进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工伤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努力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应采尽采、应扫尽扫、能接尽接。可以预见的是,无追溯信息的医保药品和耗材将会越来越少,公众的用药安全将会得到有力保障。
预计到2024年底,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药品追溯信息查询”模块,公众能够查询到部分通过医保结算的药品追溯信息。
为什么目前做不到消费者一查就知道药品的全生命流程信息?国家医保局表示,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和应用,涉及到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多个环节。在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和应用之前,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并未完全覆盖到医院、药店和药品消费者等终端使用群体,少数生产、流通企业也未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全量药品的赋码、采码和数据上传工作。因而消费者通过第三方平台,仅能查询到部分配送环节信息,无法查询到药品的全生命流程信息。
下一步,随着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应用的深入推进,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全量采集并上传信息后,消费者即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药品追溯信息查询”模块,查询到药品的全生命流程信息。
那么,每一片中药材、每一支口服液以及住院散用药片、针剂都需要扫码吗?国家医保局表示,目前不需要。对药监部门尚未要求赋追溯码的中药材、院内制剂等,暂无须采集追溯信息。每盒口服液已是最小的销售包装单元,无需拆盒按支扫码。同时,住院散用药片、针剂和拆零发放的药片等也无须采集追溯信息。
国家医保局提示,如果消费者退药后,药品被重新扫码,这通常不会被视为重复流通。退药后,药品的追溯码信息会被更新或重置,表示该药品已经回到了待销售状态,可以再次进行销售和扫码。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
预期不高于50元每项!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降价
相关新闻
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围绕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10个量大价高、区域价格差异大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开展了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迎来降价。
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癌症早期筛查、联合诊断、治疗与监测均密切相关。此次治理中,国家医保局结合不同地区价格比较和集采情况,提出了全国统一的预期目标价,普遍不高于50元每项,指导各省下调高价项目至预期目标价附近,具体价格水平可结合实际,上下浮动不超过10%。
以男性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五项检测(涵盖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例,此次规范治理后,五项检测费用将由原本的500元调至220元,糖类抗原单项费用由127元调至50元。检测费用的大幅降低,使更多老百姓能将其纳入常规体检“清单”。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