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聚焦

五大亮点必看

巴黎圣母院 修复后重新开放

高约96米的尖塔,在大火中倒塌后得以重建

崭新的洗礼堂与整齐排列的橡木椅静候着每一位来客

巴黎圣母院

当地时间12月8日17时30分,历经5年多修复的巴黎圣母院首次向公众开放。根据教堂工作人员的介绍,当天大约有2500名参观者参加了首次开放的活动。

巴黎圣母院作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在法国以及全世界都享有盛誉。2019年的大火使巴黎圣母院受损严重,引发了全球关注。为了能够充分准备这次开放活动,除了对艺术品的精心修复以外,工作人员在原有的油画、雕塑等作品的重组和摆放方面也精心安排,努力使艺术品的年代、风格与教堂内的位置和光线完美匹配,从而在这一天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法国艺术史学家马克西姆·多尔贝格介绍,之所以选择对大教堂的艺术作品重新排列悬挂,是因为大教堂里有很多艺术品是好几个世纪以来收藏积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艺术品的原有位置不是很容易分辨了。由于当时被迫在火灾期间取出所有艺术品,因此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重新布置悬挂这些作品。他说:“我们希望以更符合逻辑的方式将它们重新悬挂起来,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巴黎圣母院的奥秘和魅力。”

当天16时30分,在线预约成功的参观者已经在教堂外排起了长队。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来到这里参观,欣赏阔别5年多的法国最大的管风琴、中世纪的玫瑰花窗和珍藏了几个世纪的艺术品,许多参观者花费了好几个小时在订票系统上抢票。一些参观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回了一位失联很久的老朋友,失而复得的感受让他们觉得弥足珍贵。

参观者瓦莱丽说:“我最关注的是管风琴,当然还有其他艺术品,比如一位艺术家翻新的铜质圣坛。教堂里还有很多翻修的房间,所有的彩色玻璃窗也被修复了,还有里面的画作、排成一排的圣堂、重制的座椅。在建筑方面和技术方面也有很多创新,比如在地板处安装了加热装置,在所有的大理石地板下重新布置电线。这真的是一项非凡的工程。”

“我们对重新聆听管风琴的演奏充满热情,那一定会很美好。我们昨天在电视上看到过,今天能来到这里参观真是太棒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管风琴是否恢复了从前的白色,在电视上看上去美极了,所以我们今天就亲自来看啦。”参观者索菲说。

而参观者玛雅则表示,自己超级爱玫瑰花窗,很壮美,特别是在阳光反射下的那种神奇,真的是非常漂亮。“还有管风琴,非常神奇的管风琴。能在这座伟大的教堂里听到管风琴的演奏就像做梦一样,真的太棒了。”她说。

参观者大卫·博蒙特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们今天真的非常感动,当初大教堂遭遇火灾时,我和我的妻子都流泪了,我们都很难过,所以今天能够再次来到这里,我们特别感动。能够看看巴黎圣母院这五年来的变化,我们真的感触良多。”

根据巴黎圣母院工作人员的介绍,12月9日至13日,教堂从15时30分至22时向公众开放。12月14日和15日,教堂从15时30分至20时开放。预计开放后,巴黎圣母院每年将会迎来近1500万游客。据央视

这些

变化令人惊叹

1.

崛起的尖塔与振翅的公鸡

高约96米的尖塔,在大火中倒塌后得以重建。新尖塔几乎复刻了19世纪的设计,金色公鸡风向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尖塔顶部新的镀金公鸡像,宛如一只涅槃的“凤凰”。它的内部还藏有一份写有2000名参与修缮人员名字的羊皮卷轴。

2.

“森林”:从火海中复苏

巴黎圣母院的木质屋顶被誉为“森林”,由约1300根古橡木梁交织而成。大火后,修复者遍寻法国数千棵橡树,手工打磨,织就了新的“森林”。新屋顶增添了喷水装置与隔离层,提升了防火性能。

3.

石砌拱顶再现庄严

大火中,屋顶坍塌导致中庭拱顶严重受损。修复团队使用原始石材替换或修复破损,同时借助3D扫描与数字建模,确保每一块修复石材都能精准对接。如今,拱顶重现昔日庄严。

4.

主殿内部:从阴霾中绽放新生

五年前,在熊熊烈焰中,巴黎圣母院主殿一度陷入昏暗。五年后,经年累月的污垢和烟尘被彻底清除,42000平方米石材饰面翻新。在灯光的加持下,浅色卢台特石灰岩露出数百年前的本来面貌。

5.

雕塑艺术品焕然一新

五年前的大火烧毁了中世纪的屋顶桁架,铅质屋顶熔化,大管风琴被有毒灰尘覆盖。经过多次拆卸、清理与调试,8000根音管被再次奏响,调音师靠人耳校准,让其浑厚音色再次悠扬。

日光穿过高窗,奇迹般幸存的玫瑰花窗格外鲜艳耀眼,红、蓝、紫的光线,照亮了这座石头森林的每一个角落。

祭坛装饰被重铸安装,壁画、雕塑和工艺品摆件恢复了往日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