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窗外

□南京 欧阳科谕

我家住在卫桥新村某高校宿舍区最东头一幢楼的四楼。记得21年前校方安排挑选调整住房时,在一位邻居指点下,我和老伴要来搬迁不久的原住户的钥匙。门一打开,只见这套房东南向,所有房间,包括厨房、卫生间都敞亮、通透,一片光明。老伴惊呼,太好了,就选这套。简单装修后,我俩就定居于此,安度晚年了。老伴已于七年多前故去,留我独居。家中格局、陈设没有改变。最能抚慰我心的是一年四季窗外的美景。有友人、学生来访时,常常一进门就惊叹这窗外之景太有生机了!

正对门的厅室,一面墙四扇大窗工工整整,像一个硕大的长方形画框,画面上是一大片四季常青的香樟树。20年来,这香樟树天天向上,又向四周延展,越发繁茂粗壮了,高低错落,旁逸斜出,在风中摇曳,婀娜多姿,绿意盎然。我在阅读和写作时,眼睛酸涩,就会站在这窗前,苍翠的绿,是让我消除视觉疲劳的良方。

记得老伴故去的第一个寒冬,一场大雪后,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我不敢出门,守在冷清的屋里,倚着东窗,看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大香樟树,微风吹拂,枝叶抖索,竟透出片片绿色。我痴痴地伫立良久,心中感慨万千,当即写下一段文字保留至今。

南面是卧室、阳台和书房,窗外是五彩缤纷的天地。正前方是三棵直挺挺的、冲向云霄的杉树,当年入住时与五六楼齐高,20年来越长越高,一眼望不到尖顶,估计已有30米左右。夏天,它枝繁叶茂、绿意葱茏,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初冬时节叶片深黄苍老,最后渐渐落尽,让阳光照射到窗前,坐在阳台上看看书报,身上暖融融的。

低头俯视,一楼勤劳的女主人,终日侍弄门前一方小院。这里有月月红、绣球花、紫薇、腊梅、栀子花,一年四季,你方谢幕我登场,让人赏心悦目。特别是夏日炎炎时,又白又香的栀子花最惹人爱,女主人常会剪一把让我带回家,插在小瓶子放在茶几上,沁人心脾。小院旁还有几棵枇杷树,一过小满节气,五月中旬,透过宽宽厚厚的绿叶,依稀可见悬挂着颗颗黄澄澄的枇杷,让我垂涎欲滴。那位勤劳的女主人乐滋滋地采摘给邻居们分享,我扒开果皮一口咬下,汁多味甜,这邻里情也甜啊!

南面楼下还有一大排桂花树,桂花纤细、毫不起眼,可一到秋天,一旦靠近窗前,就能嗅到那自下飘然而上的浓郁香气,直冲脑门。人间多绮丽,最美最香甜的金秋到了!

阳台东南方向矮墙外面是南理工科技创业园。初冬时节,沿着矮墙一长排金光灿灿的银杏黄到了最炫目的时刻。我每天从窗子高处凝望,心里都会掀起阵阵狂澜。

窗外也时有邻里彼此关照的小事。下雨了去窗外收衣物,发现邻家未收衣物,赶紧打电话提醒。几年前有一次我的外套掉落在三楼阳台晾衣架上,偏偏三楼当时无人定居,一筹莫展时,我想起求助住在楼前的小区清洁工蒋师傅。他二话不说,扭头回到屋里拿出一根长竹竿,又在竹竿前绑一个弯钩,在我家阳台窗外,把我的外套钩住,又小心翼翼向上收回竹竿,笑眯眯地把外套递到我手上。我连声道谢,他说这点小事,不用客气。

我家南北方向面对两幢楼宇,那里住着我几位好邻居,虽不天天见面,也不时时通话,但只要白天看到晾晒的衣物,晚上看到亮起的灯光,心里总是平静的。若是多日不见这些,心里就会猜想是外出旅游还是到儿女家去了,还是有别的事,有一丝隐隐的牵挂。

窗外,不仅有四季美景,清新的空气,还有邻里间浓浓的情谊,让我感到生活的安宁与美好,这不就是简单的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