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腹痛深受困扰,胃肠镜检查没有问题,竟是阑尾里“藏”着粪石,该如何治疗呢?不开刀就能解决它!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施瑞华教授团队采用消化内镜成功铲除困扰患者十余年的阑尾粪石。据悉,施瑞华教授团队已为80余位病患成功进行内镜下阑尾炎的微创治疗。
通讯员 朱嘉琪 刘敏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腹痛十余年,竟是阑尾粪石在捣乱
近十年来,田大叔(化姓)一直被腹痛反复困扰,做了胃肠镜和多项腹部检查都没找到病因,于是一直按照功能性胃肠病治疗,口服了很多药物,但仍有反复发作。前两个月,他的下腹疼痛明显加重,久久不能缓解,甚至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在家人陪同下,他到当地医院完善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阑尾粪石。
田大叔四处咨询,一部分医生认为田大叔是中上腹痛,腹痛的部位不在典型的右下腹部,腹痛与阑尾粪石可能不相关,不需要治疗;另一部分认为阑尾粪石通常引起了急性阑尾炎,才需要外科手术处理。这使田大叔十分疑惑,导致腹痛的元凶是不是阑尾粪石?取出石头自己十多年的老毛病能好吗?此外,他也担心要手术。为进一步诊治,他慕名来到中大医院消化科,希望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不开刀,消化内镜破解阑尾问题
中大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施瑞华教授团队经过讨论和评估,与患者沟通后,决定通过做肠镜,利用子镜直视下、无创的方式取出阑尾粪石,将不开刀治疗阑尾炎的新技术——EDAT术(内镜直视下阑尾炎治疗术)用于铲除阑尾粪石。
在无痛麻醉的全程保驾护航下,田大叔做了肠道准备后,手术团队将肠镜深入到回盲部,将子镜从阑尾孔开口进到阑尾腔内,发现粪石后,直视下用取石附件取出粪石后反复冲洗,直至将所有粪石碎块冲出阑尾腔,冲洗完毕后再用子镜观察确定整个阑尾腔内无粪石残留,留置塑料支架引流。整个微创手术二十分钟顺利完成,没有切口、没有出血,在此过程中,团队还处理了田大叔肠壁上的息肉。
此次手术既保留了阑尾,又成功取出了阑尾粪石,让田大叔免受开刀之苦。术后,田大叔的腹痛消失了,两天后,他康复出院。
阑尾粪石虽小,重则危及生命
专家介绍,阑尾粪石是阑尾腔内积存的长时间无法排出的食物残渣或异物,经过长时间沉积和矿物化后,形成的类似于石头般的坚硬物质。正常情况下,进入阑尾腔内的粪渣、食物残渣等异物可以经过肠蠕动自动排入肠腔内,但也存在肠内容物掉入到阑尾腔内无法排出的情况,形成阑尾粪石堵塞阑尾管腔。
一旦形成阑尾粪石,轻则持续腹痛,重则诱发阑尾炎甚至坏疽。阑尾具有参与体内免疫调节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阑尾粪石梗阻刺激胃肠神经反射,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及腹痛等胃肠炎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阑尾粪石易堵塞阑尾腔,阑尾腔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容物积存,内压增高,同时使细菌、毒素在阑尾末端不断生长繁殖、积累,最终导致阑尾充血、水肿,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坏疽、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许多人面对阑尾疾病,便想一切了之,实际上,阑尾并非无用,它富含大量的淋巴组织,有着重要的免疫功能。阑尾中还储存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当肠道内菌群紊乱时,阑尾会将这些有益菌释放出来,维护肠道微生物的平衡。阑尾切除术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如克罗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胆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消化内镜治疗阑尾炎,打开治疗新方式
内镜直视下阑尾炎治疗术可以保留完整阑尾及功能,显著降低外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术后疼痛即缓解、恢复快。由于通过消化内镜进行治疗,全程直视操作下安全性高,没有创口,不会产生瘢痕,且流程简单,术后不影响正常活动。更重要的是,内镜直视下阑尾炎治疗术可通过结肠镜及子镜直接观察阑尾腔内情况,明确阑尾炎的诊断,排除结肠、回肠末端的其他疾病,集诊断、治疗于一体。
内镜直视下治疗阑尾炎,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一种非外科手术的新治疗方式。这种内镜下治疗的方式适用于大多数人,由于不需要X线的辅助,不用担心辐射问题,低龄、孕妇、备孕的特殊人群皆可适用。
专家建议,和田大叔情况相似,有阑尾粪石、腹部有不明原因不适或疼痛,但没有急性阑尾炎,也不具备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考虑内镜直视下冲洗取石的方式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