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接诊了一名因高热、剧烈头痛、意识障碍而被紧急送医的34岁男子王先生。医生确诊为罕见但凶险的李斯特菌脑膜脑炎,并成功实施针对性治疗。这一病例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
王先生是因高热、寒战、持续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症状住院,随后发展为意识障碍和四肢无力。检查显示他颅内压力异常升高,脑脊液炎症指标严重异常,确诊为脑膜脑炎。在进一步追问病史后,医生得知他平日酷爱生食三文鱼等海鲜,这次发病前他吃了一次烧烤,有些肉可能烤得不太熟,同时还吃了一些生冷冰鲜。
医生高度怀疑病原为李斯特菌,并通过脑脊液病原微生物NGS检测确认了这一诊断。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李斯特菌有耐低温的特点,冰箱往往是家庭环境中李斯特菌感染的高风险区,多数情况下,李斯特菌是被“吃”进人体的。经过精准治疗,目前王先生病情逐步好转,症状已基本消失。
南医大三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志翔表示,李斯特菌虽少见,但对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具有极大威胁,可能导致脑膜脑炎等严重后果。
李斯特菌感染常源于食物污染,特别是冷藏食品和生冷食物。“冰箱并非‘保险柜’,长期存放的食品极易滋生细菌,”张志翔指出,“冰箱管理与食物清洁加工尤为重要。”
为预防李斯特菌及其他食源性细菌感染,张志翔建议定期清理冰箱,及时丢弃过期或变质食品,避免交叉感染。食材在使用前需彻底清洗,并将生熟食材分开存放。剩菜剩饭需充分加热后再食用,尽量减少生冷食品摄入。加工食物时使用专用工具处理生食,保持手卫生和操作台清洁。
“李斯特菌虽少见,但其危害不容忽视。日常饮食安全要从细节入手,远离隐藏的健康杀手。”张志翔强调。
通讯员 钱胜男 肖云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陆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