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一碗暖汤

□安徽宣城 查晶芳

寒风吹彻的冬日,一碗热腾腾的暖汤下肚,霎时脏腑俱安,通体舒泰。

清水冬瓜汤,应当是最简单易做的一款。少时在家中,母亲常做。冬瓜切片,下水煮沸,须臾,色渐透明;大蒜切碎,撒入,再调猪油。起锅,汤清,色亮。家人围坐,人皆一碗。汤“咕噜噜”几口下肚,冬瓜在口中“咕滋咕滋”,很有嚼劲,吃完舔舔嘴角的汤沫,心满意足。那时家中厨房角落里,总堆着舅舅给的长条形大冬瓜,我常忍不住去摸冬瓜上茸茸的白毛,即便弄得手痒还是喜爱。直至现在,看见长长圆圆的冬瓜,我仍有很深的亲切感。

汤,自然以炖为佳。早些年尚无电炖锅,我多用钢精锅、瓦罐。经多次实践,觉瓦罐煲汤最佳。先用明火,汤初沸时,撇去表面油沫,再将圆肚大瓦罐置于红泥小火炉(现在改为电焐煲了)上,文火慢煨。渐渐地,袅袅白雾悠悠起,香味直钻人鼻孔。

萝卜炖排骨,极好。沙汀《淘金记》中,写吆吵吵每天用牙巴骨炖白萝卜,吃得一家人脸上都油光光的。汪曾祺先生在《萝卜》一文中也说:江南人特重白萝卜炖汤,常与排骨或猪肉同炖;白萝卜耐久炖,久则出味,这话是一点不差的。十月萝卜似人参,萝卜炖排骨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白萝卜炖肉,排骨酥烂未成渣,萝卜熟透仍有型,汤更是香醇味厚,儿子常吃得直吧嗒嘴。

猪蹄汤,女孩子吃最好,营养美味还美颜。不过,很多人嫌腻,我素喜。猪蹄需冷水下锅,加料酒姜片,略焯一下,再另起一锅水,开后小火慢炖。炖猪蹄得有两三个小时方可。熟透的猪蹄汤浓稠爽滑,入口嘴角黏香,滋润绵长。冷后,似银白的水晶果冻,筷子一戳,嫩嫩的,颤颤的,全是妥妥的胶原蛋白。我曾经很瘦,那种放开肚皮尽兴吃喝毫不担心长胖的感觉真是爽气。

还有一种汤,江浙一带称之为“腌笃鲜”,其实就是鲜笋炖火腿。炖好后,汤色乳白,笋片淡黄,红红的火腿片点缀其间,艳丽悦目。入口鲜香味美,气血双补。《红楼梦》中,宝玉最是爱喝。有一次,袭人端了碗火腿鲜笋汤给他,他急不过,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连声叫烫,袭人笑骂:几日不见荤,馋得这样起来!冬日里炖此汤,一屋子的空气都香香暖暖的。

我曾经有个邻居,也是老同学,她特会煲汤。有一年冬天,我在她家喝过一汤,念念不忘,遂上门虚心讨教。回来后,如法炮制。排骨加山药、木耳、玉米,入锅同炖。汤成,白、黑、黄,色彩丰艳;吸溜一口,醇香有味,浓而不腻,得家中两人大赞,成就感爆棚。

其实,我向来烦做菜,独不厌煲汤。煲一锅汤,只初沸时撇去油沫,之后无需再劳神费力,任炉火滋滋,锅内“咕嘟咕嘟”冒泡。我闲坐一侧“曲几团蒲听煮汤”,偶至炉前小视,看锅中食材与水,两相成就,渐入佳境。如此简单操作,甚觉美哉。简单,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最怕那些工序繁复的菜式,像《红楼梦》里的茄鲞,几只小小的茄子,不知得配上多少只鸡,还又炸,又煨,又拌,又炒,到最后纵可口,又哪还有茄子的原味?林语堂说,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是最好的烹饪方法,自然的方法可把食材的美味发挥到极致,可不正是?煎、炒、烹、炸、焖、烤、涮,论保全食材本身的营养,哪一种能胜过清炖?

冬日煲汤,最能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小小厨房,热热汤锅,文火细煨,不急不徐,“从前慢”一般古朴温雅。继而,热腾腾,香袅袅,烟火暖,情氤氲。颇似两个有情人,彼此心清似水,慢慢走近,交流沟通,渐得真情纯意;走进婚姻后,仍初心不改,真纯永葆,经岁月文火缓缓煨去青涩坚硬,尽享爱情真味。

风寒瑟瑟,煲一锅汤,暖暖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