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常州公安部门获悉,常州公安大力实施“事前精准预防、事中多维拦截、事后全力返还”的电诈全周期防范治理,多措并举筑牢反诈防线,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反诈防控体系,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截至目前,全市电诈警情同比下降24.4%;经济损失同比下降38.5%;连续330天资金预警劝阻后“零”被骗,资金返还同比上升150%,打掉电诈犯罪团伙数、破案率同比分别上升44%和16%。
“我们连续3年将反诈工作列入市公安局‘211’行动计划,作为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丁瑞鸿介绍,常州市委政法委将反诈知晓率纳入平安建设,定期测评;市教育局将反诈工作纳入“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把反诈宣传列入全市中小学师生、家长法制必修课;市反诈骗中心启动“蓝盾-2024”等系列宣传行动,分群体加大宣防力度,确保重点群体行业全覆盖。
据介绍,为进一步统筹力量资源,构建完善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常州市公安局推动开展银行、通信行业反诈承诺制,全市反诈宣传矩阵建设等工作。常州市反诈骗中心联合市教育部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开展反诈宣传,并在大学校园内实体化组建校内“啄木鸟金融反欺诈中心”团队,积极探索高校反诈新模式。
同时,常州公安不断掀起宣传热潮,通过反诈宣传矩阵建设,研发“反诈AI宣传员”小程序,将“AI宣传员”加入社区、行业等微信群,累计覆盖200万余人,2024年,全市群众反诈知晓率同比提升9.8%,位列全省第二。
同时,依托覆盖全市的预警劝阻队伍,高效开展劝阻,深化警银、警企合作,争分夺秒按下电诈“暂停键”,阻断受害人资金外流。例如,针对电诈分子使用技术手段使受害人手机处于持续通话状态、阻止公安机关电话劝阻的情况,常州公安依托“AI机器人”快速劝阻,对处于持续通话状态且短时间内无法联系的当事人,会同通信运营商对号码实行保护性关停。2024年,通过联动运营商拦截电话避免后续损失3300余万元。
据介绍,常州建立市级反诈骗中心全量接警工作机制,将全市电诈警情全量提级到市级反诈骗中心处置,第一时间掌握电诈警情违法犯罪引流手段、诈骗方式、洗钱通道、宣防覆盖等内容,为初侦初查、精准宣防、前置预警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在案件侦办中发现的线索,要求及时推送合成侦查中心跟进。”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吴俊介绍,对涉诈的“吸粉、引流、养号、资金交互、技术维护”整个环节进行溯源,动态、静态分析涉案APP、网址,获取相关线索,推送至合成侦查中心侦办。
据悉,通过紧盯犯罪形势变化,前移拦截关口,针对以购买高档手机、实物黄金等贵重物品,或者上门取现等手段为电诈犯罪洗钱行为,在接警处置的“黄金时间”介入,依法要求商户拦截商品,抓捕犯罪嫌疑人。2024年,共拦截黄金、手机等物品6批次,拦截取现64次,抓获取现嫌疑人227名。通过开展“冬季攻势”“蓝剑—2024”等专项行动,常州公安聚焦电诈回流、黑灰产治理等方面掀起打击破案高潮,2024年抓获境外回国电诈嫌疑人同比上升64%。荆轩 葛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