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用“破案” 的方法解读大唐历史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 渤海小吏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3年10月

□诸纪红

历史如长河,大唐是其中璀璨夺目的一段。《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大唐岁月的大门,让人得以一窥其波澜壮阔的兴衰历程。

一开篇,渤海小吏从隋帝国的崩塌写起,隋炀帝的种种 “操作” 让隋王朝 “开始系统性崩溃”,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纷起,天下大乱。而驻守太原的李渊父子瞅准时机,顺势而起。其中,李世民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带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展现出了精明的成本核算、超常的时机把握能力,以及在雀鼠谷之战中令人惊叹的 “天神般的战力”,为大唐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经历了隋末的动荡后,大唐迎来了贞观之治,这是大唐的辉煌时期,也是李世民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始终保持着对百姓的关爱和对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他开疆拓土,丝绸之路的开拓,更是让大唐的威名远播四海。但在这辉煌的背后,也隐藏着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渤海小吏通过对李渊、李治、姚崇、李林甫等人的心理分析,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历史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随着历史的推进,大唐迎来了开元盛世,这是其巅峰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盛世之下也潜藏着危机,历史的裂缝已悄然侵蚀着大唐的国运。安史之乱的爆发,犹如一场风暴,成为了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一方面源于唐玄宗后期政治的腐败,另一方面安禄山手握重兵且心怀异志,他以“忧国之危”和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大唐的半壁江山瞬间陷入战火纷飞之中。渤海小吏在书中详细描绘了这场战役的惨烈与悲壮:“安史之乱,让大唐的繁华如梦一场,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渤海小吏在书中的描述,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与残酷。这场内战,不仅让大唐损失了无数的精兵强将,更让国家的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渤海小吏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他用 “破案式” 的写法解读历史,以《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为据,对重要历史事件如玄武门之变等进行深入剖析。先抛出话题,再层层推理,逻辑严密,让读者如同置身于历史现场,亲眼目睹重大事件的发生,使历史解读极具可信度。比如在讲述李世民 “一战灭国” 的故事时,据《资治通鉴》记载:“秦王世民引兵自将击薛举之子仁杲于折墌城……” 详细描述了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双方的决策过程。薛举入侵泾州,李世民起初选择深沟高垒不战,因为他清楚薛家粮道艰难,而自己背靠关中,军粮充足是优势,之前战败导致的士气低落是劣势。但刘文静和殷开山不听从李世民的安排,贸然出战,结果唐军大败,“士卒死者十之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全都落薛举手里了”,这鲜明地对比出了听从正确战略与冲动行事的不同结果,也让读者看到了战争决策背后的复杂性。

作者还擅长讲故事,语言幽默风趣又通俗易懂。他把唐太宗李世民比作 “超级 CEO”,把武则天比作 “女皇帝中的战斗机”,这些巧妙的比喻既让人会心一笑,又让历史人物跃然纸上,鲜活生动,降低了历史阅读的门槛,使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沉浸于大唐的故事之中。

这本书的价值不可小觑。它成功地普及了历史知识,让更多人对大唐的历史产生兴趣。通过讲述大唐的兴衰,引发了读者深刻的历史思考。大唐从贞观之治的繁荣昌盛,到开元盛世的巅峰,再到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衰落,这一系列的变化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若要强大,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军事、繁荣的经济和多元的文化缺一不可;而若要长治久安,则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改革创新,防止腐败和内耗。此外,书中融入了励志故事和个人成长等元素,也让读者从历史人物的经历和决策中学到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方法,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