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照耀九州
中国,古称“九州”,是历史长河中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曾经,我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丝绸瓷器的文明历史,但今天听了中国邮政集团成老师的科技讲座,我感受到科技之光早已遍布神州大地。
讲座伊始,成老师回顾了清末那段屈辱的历史。那时,许多物品都被冠以“洋”字,如“洋火”“洋灰”,国家饱受侵略。爱国志士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科教才能兴国”。成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展示了当今中国在农业、医疗、军事、航天等领域的巨大成就,让我们感受到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与创新精神。
科技托起强国梦。今天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北斗”导航让我们摆脱了对GPS的依赖;“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保障信息安全;“嫦娥”探月工程让神话变为现实;“蛟龙”深潜、航母护国、“天眼”观测、太空探秘……古人的奇思妙想,正被现代科技一一实现。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发展,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正如《少年中国说》所言:“日出东方,其道大光。”如今的中国,因科技之光而欣欣向荣。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决心。科技兴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6)班 朱芊冉
指导老师 项霞
科技星火耀中华
今天,我参加了一场以《改变世界的中国现代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小记者活动,深受启发。
科技意味着什么?它是拯救祖国的关键。过去的中国曾饱受落后之苦,许多物品都被冠以“洋”字,如“洋火”“洋灰”,人们依赖进口,生活在“落后就要挨打”的阴影中。这段历史深刻揭示了“科教兴国”的紧迫性。
“民以食为天”,但在1959年至1961年,中国经历了三年粮食危机。年轻的袁隆平立志让全中国人吃饱饭,他像园丁一样培育出杂交水稻。通过年复一年的选种与培育,他最终解决了粮食危机,让中国人不再挨饿。
还记得童年时的糖丸吗?那是治疗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由“糖丸之父”顾方舟发明。在艰苦的医疗条件下,顾方舟甚至用自己的儿子试验疫苗,最终让糖丸惠及全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脊灰的国家。
科技创新如星辰照亮前路,如江河滋养大地,如山岳支撑民族脊梁。正是这些伟大的科技创新,让我们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应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用科技创新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
六(5)班 王婧涵
指导老师 罗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