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现代快报1月24日《古城年味浓! 全国200余项非遗汇聚姑苏》的报道,随着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过一个有滋有味的“非遗春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归根结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以更多新产品、新场景、新举措,不断增强非遗项目的能见度和曝光度。
我们常讲:年味就是文化味。梳理江苏省各地“非遗春节”的项目库,内容涵盖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俗、传统技艺等诸多门类,非遗“火”起来,就能让年味“浓”起来。因此,要进一步盘活非遗项目,统筹线上线下资源,通过组织“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加强与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的联动,增强与视频直播、云端展播的嫁接,让更多人充分了解精彩的非遗文化、精湛的非遗技艺、精美的非遗产品,在可感、可观、可品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绘就一幅“共庆新春、共享非遗”的文化盛景。
要过上一个有滋有味的“非遗春节”,个人的体验感很重要。
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提升主旨互动,是题中应有之义。
江阴 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