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全力保障春节物丰价稳

凌晨3点的南京“大菜篮子”灯火通明

◀记者体验搬运莴苣

◀凌晨三点的众彩市场

“吴姐,我的菜还装好啦?”“好了,已经装好了。”1月26日凌晨3点,受寒潮天气的影响,南京户外气温直逼冰点,天空下着雨、刮着风,此时大多数人正在睡梦中。但在南京人的“菜篮子”——南京农副物流中心(简称“众彩市场”),灯火通明,车来人往。不论是蔬菜批发商户,还是市场工作人员,都在为春节“菜篮子”不断档、做好保供工作而忙碌着。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赵杰/摄

寒潮下,他们每天搬上万斤莴苣

冬天的凌晨寒气逼人,在寒潮和雨水下,人们呼出的热气形成了水汽。

凌晨的街道格外安静,众彩市场的场景截然不同,卡车、面包车、三轮车进进出出,为市场送来新鲜的果蔬,或载着货物驶出市场大门。

卖莲藕的摊位上,摊主正在清洗莲藕;卖大葱的摊位旁,工人正从货车上卸下一捆捆新鲜的蔬菜;摊位后面的仓库里,码着比人还高的蔬菜筐,一派壮观的景象……

“早啊,吴姐,来200斤莴笋。”在蔬菜区大棚里,今年50多岁的吴守敏正娴熟地从货车上搬下一捆捆莴苣,装到小拖车上称重。“从凌晨1点多到现在,我们已经搬了两三千斤的莴苣了。”吴守敏说,春节快到了,很多客户要囤货,所以出货量大,要提前把莴苣从货车上卸下来,让客户把这些新鲜的莴苣及时拉回去。

看到商户们忙得热火朝天,现代快报记者也跟着帮忙,撸起袖子说干就干,谁知抱起一捆40多斤的莴苣后,人走起路来就十分吃力,只坚持搬了几分钟。而吴守敏和工人每天要陆陆续续将一两万斤的莴苣搬下来,“这些菜很重,搬起来也累,还要用点巧劲儿,一般两个人配合着搬。”

吴守敏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冬天卖安徽的莴笋,夏天卖豇豆、毛豆。“做蔬菜批发生意,黑白颠倒的作息是非常辛苦的,每天要从凌晨一两点忙到晚上六七点。有客户要货,立刻就要赶回来装车。”谈到一年来的收获,她说,“明天(1月27日)就要回家过年了,想到要和两个孩子、家里的老人团聚,心里头还是喜滋滋的,很有奔头。”

节前芦蒿走俏,一天卖出5000斤

询价还价、搬运货物、清点存货……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众彩市场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绿油油的芹菜、韭菜,水灵灵的大白菜、生菜,带着泥土的香菜、萝卜……散发着清香。

“春节前是青菜销售的旺季,我们得备足货源,满足大家的需求。”来自句容的曹晓阳今年36岁,寒风凛冽中,他戴着一顶遮耳朵的帽子,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这些大青菜都是自家种植的,我们准备了3000多斤大青菜,26日已经卖了1000多斤,其他的大概可以卖到27日的中午。等全部卖完了,我就可以回句容老家和老婆团聚了。”

曹晓阳说,青菜每天的出货价格会根据整个市场的行情变化,“做蔬菜生意七八年了,我们每天的价格都公开透明,往年这个时候青菜批发价格要2元多一公斤,今年产地丰收,加上整体天气偏暖,青菜批发价只要1元一公斤。回头客多了,客源就稳定。”

来进货的菜贩子穿梭在摊位之间,挑选着心仪的蔬菜;蔬菜商户们或蹲或站,在摊位前后忙碌着,遇见采买的人热情地打招呼……浓浓的烟火气渐渐驱散了凌晨的寒意。

“蒌蒿满地芦芽短。”作为南京人餐桌上的“常客”,眼下正是芦蒿采摘上市的时节。今年56岁的竺永顺和爱人正在将新收割的芦蒿去叶、捆扎、打包。车上、地上堆放的都是芦蒿,仿佛一层厚厚的碧绿毯子,青翠欲滴。

“这几天八卦洲本地的芦蒿新鲜上市,我们又忙起来了。”竺永顺说,每年春节期间芦蒿最火热,今年的价格能卖到12元一斤,最近一天能卖出5000多斤。一边说着,两人手中仍然不停地挑拣,“我们家离得近,准备忙到除夕歇两天,如果客户需求量大,我们也要尽快出摊。”

过年“菜篮子”稳稳的,1.3万吨蔬菜在田在库

在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众彩蔬菜市场管理人员张科。今年是他在众彩市场工作的第15个年头。“每天凌晨是蔬菜市场最繁忙的时候,订单配送、商超备货都主要集中在这时。”张科说,今年春节比较早,众彩早就进入了交易旺季。市场成立了值班小组,他们每天日行一两万步巡查,维持市场秩序,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物丰价稳。

记者了解到,众彩市场承担着南京及周边地区的鲜菜保供任务,以1月25日为例,蔬菜市场到货量2878吨,果品市场到货量2623吨,供应充足。来自天南海北的新鲜蔬菜每天大多深夜抵达,再从这里运到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的餐桌。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众彩市场已落实了蔬菜保供物资13000吨,其中在库实物储备3000吨,在田储备10000吨,品种涉及大白菜、青菜、萝卜、西蓝花、青椒、芹菜、土豆、芦笋等20余种。为了保障“菜篮子”供应不断档,蔬菜市场全年无休,不少商户每年只歇几天,数年如一日地守着每一个黑夜和清晨。

记者手记

他们是

顶着寒风前行的光

1月26日凌晨3点,当我们进入众彩市场时,蔬菜批发商户们有的已经忙完了一轮。冬天降温时,市场仿佛一个大冰箱,不少商户戴着帽子、裹着大衣,我也感觉到手脚冰凉。正是采购高峰,市场里的通道异常拥挤,雨中的小车子来回穿梭,很多人冒雨忙碌着,身上早已被冰冷的雨水打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吴守敏、曹晓阳这样的商户还有很多很多。无论寒暑,风雨不改。他们在深夜中坚守,在寒风中忙碌,把来自天南海北的新鲜蔬菜第一时间卸下来,装到客户的车上,送到家家户户的餐桌。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不论是蔬菜批发商户,还是来进货的客户,或是市场的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在为幸福生活打拼,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就像顶着寒风前行的光。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撑起了一个个家庭,守护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守护人间烟火里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