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汪奕彤
对无锡来说,今年的春节是特别的。跨年前,央视官宣了无锡作为今年春晚的分会场之一,紧接着,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又重磅推出无锡篇,一时间,无锡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周六,距离除夕还有十天,连云港灌云的朋友一早就从家出发,坐上了来无锡的第一班动车。我在车站等她,隔着老远,就看到人群里蹦出一团热烈的中国红,扎着马尾的姑娘冲过来,给了我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我笑她:你这穿得可真喜庆。“马上过年了嘛,更何况还是在春晚分会场,应景!”朋友神采飞扬。
第一站,是惠山古镇。停好车后,我们往景区正门走,一抬眼便和扑面而来的花团锦簇撞了个满怀,最醒目的是LED大屏上“无锡分会场 福禧相伴”九个大字金光闪闪,一左一右两个虎头虎脑的胖娃娃挑着灯笼点炮仗。
“这两个娃娃是谁呀,怎么叫福禧相伴呢?”“小男孩叫阿福,小女孩叫阿禧,是无锡的非遗传承,也是这次无锡春晚的吉祥物。另外啊,用无锡方言说无锡二字的谐音就是福禧,好听又好记。”我解释道。
往古镇里走,梅花糕、青稞馍的香味肆意钻入鼻腔,直勾得馋虫在肚子里打滚。我俩走了一路,排了热热闹闹的队,喝了热气腾腾的豆腐花,吃了甜甜蜜蜜的酱排骨,尝了嫩滑鲜香的银鱼羹。“真像是过年了,有鱼有肉有福气。”朋友捧腹笑道。
满载着喜悦,我们前往第二站——鼋头渚。抵达之时已近黄昏,远山缥缈、水波荡漾,宛如一幅温婉的水墨在天地间徐徐铺开。
“So beautiful!”突然一声英文打断了我的思绪,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举着相机“咔嚓咔嚓”拍照。“无锡有这么多外国人?”朋友问我。一路走来,我们已经遇到了三四拨老外了。我告诉朋友,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无锡借助机场优势,紧紧抓住春晚分会场的宣传,在社交平台上圈粉了无数外国友人。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南长街。下车的地方是南下塘老街的中段,老街两边用红绿彩带蜿蜒成蛇形作为装饰,每隔一小段就有三五盏花灯,花灯上映着烟花的剪影,有调皮的孩子跳着去触碰花灯,灯罩飞速旋转,浪漫的烟花悄然绽放。
沿着老街走上一段再拐个弯,便步入石板桥,上方是浩瀚星海,两岸是枕河人家,下方一弯运河载着满船清梦咿咿呀呀地流。风过时,两岸人家窗边挂的红黄灯笼摇得热烈,人们在石板桥头笑得热烈。
我突然想到前两天看的天气预报,今天降温,只有-5℃。天寒地冻中,人们一团“火气”。
过年,讲究的就是个凝聚力,一家人要聚在一起,一座城要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