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英颉看来,除了闲置率高、对费用的考量等问题,信息共享是车载AED推广目前遇到的比较大的难题。目前许多城市都有查询公共场合AED位置的软件或小程序,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能查询移动端的AED位置。并且配置AED的车主有的由汽车品牌组织、有的属于救援组织,也有个人志愿者,如何实现这些人的信息共享是个难题。
车主宋乐认可这一困境。在他看来,技术上可联系高德、百度等地图来实现位置共享,但这就意味着自己的行程会被所有人看到,车主的隐私难以得到保障。目前他的解决办法只能是把“内有AED”的标识尽量做大,方便有需要的人看到。
从事十余年急救培训、曾在高铁上用随身AED抢救乘客的资深急救科普人张元春告诉记者,他认为推广移动AED,政府部门发力效果更为明显。“公交车、出租车、警车等一直在路上行驶,政府部门牵头在他们车上配置AED效果更好。”张元春还建议,推动车企特别是新能源企业建立行业标准,将AED作为标配放置在车内。
张元春还表示,目前高铁、飞机上尚未配置AED设备,应该推进普及。
据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