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关注

到2027年,开行规模达2500列以上 不会挤占春运等客运高峰时段

我国将增开老年人旅游列车

视觉中国供图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11日对外公布。从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

到2027年开行规模达2500列以上

《行动计划》总目标是: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数量、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2027年,将完成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将达2500列以上。重点针对老年游客特点,通过旅游列车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有效改善硬件条件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到2027年,完成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160组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型专用车组,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达2500列以上。

在加强旅游列车开发投融资支持方面,政策将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绿色化、舒适化改造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旅游列车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旅游列车专项支持政策。

在扩容旅游列车线路和产品方面,政策提出挖掘铁路沿线旅游资源,打造品牌银发旅游线路。推出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旅游列车产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如何提升老年人旅游出行体验?

这次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群体的旅游服务需求,在提升老年人旅游出行体验方面,政策还有哪些贴心设计?

这次的《行动计划》为老年旅客设计了一系列暖心举措,特别提出要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要求研究制定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舒适化改造工程技术标准和列车服务相关标准,完善并落实新建铁路车站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结合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引导各地文化和旅游场所完善适老化设备设施和服务,更好便利老年人旅游出行。

同时,在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方面,政策提出列车上要安排医疗、老年照护专业服务人员和应急药品。鼓励医疗机构与铁路部门合作,在银发旅游列车上配备医疗救护员,列车上产生的诊疗费用,可以按照定点医疗机构注册地作为就医地进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并且,特色美食、理疗保健服务、老字号产品、特色文化演出、非遗技艺及舞台艺术视频等也都可以上列车,丰富老年人的列车文化生活。

此外,政策还要求严格落实老年游客景区门票优惠政策,鼓励各地方政府、景区主管部门加大对老年游客的优惠力度。指导保险机构与旅行社、医疗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丰富针对银发群体的保险产品。

“银发列车”不会挤占客运高峰时段

近年来,依托铁路资源优势,旅游列车保持较快发展,“熊猫专列”“呼伦贝尔号”“丝路梦享号”等品牌旅游列车不断推出。2024年全路开行旅游列车列数,较2019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47%、20%。但我国旅游列车市场总体仍处于发展阶段,旅游列车数量和承运量占比较低。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文旅消费需求的释放,银发旅游列车发展潜力巨大,结合老年人时间灵活的特点有效利用客运非高峰时段运力资源,更好满足银发群体旅游需求,实现投资和消费双向互促。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发旅游列车面向的是所有年龄层旅客。增开银发旅游列车是在服务各年龄层消费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适老化设施和服务,提高旅游列车对老年旅客的包容性、增强老年人福祉的一项举措。

孔德军表示,“欢迎大家带着老人、孩子一起选乘银发旅游列车,在列车上共享天伦之乐。”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不会挤占春运等客运高峰时段。老年人时间相对充裕,安排较为灵活,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就是根据这个特点,充分利用客运非高峰时段,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出行服务。

特色美食、老字号产品将上列车

在11日召开的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发旅游列车的增开,不仅创新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还促进了商旅文体融合的发展。

商务部表示,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将旅游列车纳入地方促消费政策支持范围,鼓励当地知名餐饮、住宿、居民生活服务及老字号企业与旅游列车加强合作,支持特色美食、优质服务、老字号产品上列车,丰富餐饮等服务供给。

同时,鼓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文旅、铁路部门开展旅游专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支持国铁集团和旅游列车运营企业利用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旅博会等展会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和宣传推广,扩大旅游列车国际影响力。

此外,商务部还将加快完善服务消费“1+N”政策措施体系,围绕家政服务消费、文化和旅游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务实管用的服务消费支持政策,发挥部门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同时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跟着电影品美食”等一批服务消费促进活动,激发服务消费活力。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发挥好服务消费牵头部门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抓好《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落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提升供给质量,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江苏多措并举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

“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潜力巨大。

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2023年江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6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江苏加快产业布局,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深挖和培育银发经济消费潜力,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

在泰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全市,参保人数众多,大量基层医疗机构转型投身长期护理服务;无锡标准化街道养老中心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与上门服务紧密结合,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常州护理型床位占比超70%,引入专业照护团队为老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我省还推进养老产品市场提质扩容,27家企业的35类产品入选工信部《2024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同时,江苏鼓励外资进入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全年新设养老类外商投资企业5家。

在产业集聚方面,南京江北新区、高淳区分别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无锡市智慧健康养老、养老机器人等产业发展迅速,常州市西太湖国际医疗(康复辅具)产业园成为国家级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创新园区,南通市建设如皋市长寿未来农业园。

去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3个重点领域、10个发展方向等,为全省银发经济勾勒清晰发展蓝图。

据《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