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 何愿斌
麦苗只有两三寸,梅花已经七八分。单位路口的梅花盛开,空气里填满浓郁的香甜,行人忍不住驻足观看,有的则凑上前合影留念。这是一株近百年的老梅,主干遒劲黝黑,有苍龙之貌。前年由于环境整治,老树被生生砍掉一枝,仅仅一年多时间,它重新恢复生机勃勃的样子。多么爱美的梅树啊,从空枝丫爆裂出上千朵嫣红,美艳得令我几乎不敢靠近。雨水节令刚至,正是大地回春之时,一棵梅树率先举起阳春的旗帜,使沉寂的大地骤然变得温暖。是的,温暖如春就是这样的,是黝黑枝头飘落的一片彤云,是一树芳华燃烧着的新春火焰。
朋友圈里,有万千梅花。我最爱看的,是古寺老梅。古寺幽静,梅花精神,一树红梅,擦亮春天,既有现代气息,更彰显着古典风韵。与群梅相比,我更爱看孤枝。在所有花树里,唯有红梅最具中国性情。
白雪飘飘的寒冬,一径梅枝就像一条黝黑的道路,给季节留白,呵护往岁的记忆。黑白相映的梅枝,是一幅纯天然的水墨国画,墨是浓墨、焦墨、宿墨,枝是虬枝、寒枝、空枝。在弯曲的主干上,抽出笔杆般的细枝,细枝上丹红点点,像少女的粉唇被朱笔轻点过,这是独特的女儿娇、中国红。少年时,在美术老师家里,我看过四百年前的梅花映月图。长卷竖立,看似墨黑一团,却在梅影中瞅见清水般的一汪明月,明月照枝,暗红点点,顽强地刻录着时光深处的绯红记忆。
犹记去年新春上班的第一天,大雪覆径,我奔驰百里,历经数小时才驱车赶到。一身疲惫时,恰见一树红梅惊艳,像儿时年画里一身皓雪红装的王昭君。梅花温暖了雪花,雪花温暖了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古人惜梅、痴梅的故事很多,今人难以企及,但是踏雪寻梅、探梅迎春的爱梅之心,千年依然。不论生活多么忙碌,大家总要在早春时节亲近几树梅花,仿佛唯有这样,才不会枉负春光。
春天里,人是性情中人;梅花,是性情花树。抖擞精神,在春风里赶路,我们都是梅花的传人。